“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
来源 价值中国网 郑伟强
吴敬琏先生的新著《中国增长模式抉择》认为,如果我们“扬短避长”地把高资源和资本投入的重化工业当作支柱产业,希图通过其超常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结果只能降低整体经济效率,破坏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因此,走“重化工业化”道路有悖于中国的国情,吴先生所谓的中国国情,就是“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紧缺、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在吴先生看来,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经济的发展,按照比较优势原理,显然应当尽量以发展低耗能、低资本和资源投入,又能发挥人力资源丰富和中国人心灵手巧的优势的产业为主要方向,也就是他所主张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吴先生在书中论证到,正是因为毛泽东时代走的是重化工业发展道路,才导致了经济效率的低下,人民生活的低水平维持,而改革开放以来重新调整发展思路,从而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此,笔者认为,沿着吴先生的思路,我们可以将问题推进到一个更深的层面来思考,即所谓的中国增长模式的抉择,就是如何在发展中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任何一个**在发展中尤其是在发展初期,都会遇到这一问题,但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语境下,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以至于关切到中国增长模式的抉择这一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