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我们已经知道物流系统具有宏观和微观上的不同含义,并且有时候为了研究的方便,将区域或者行业性物流系统独立出来作为中观物流系统来分析。这里的中观是相对宏观和微观而言的,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主要取决于系统分析的参考范围。
物流系统的规划主要针对宏观或者中观物流系统,习惯上人们很少提出全国物流系统设计的说法,但对于微观的企业物流系统,既可以是规划,也可以是设计,这往往取决于物流系统建设处于哪个阶段。
物流系统规划包括以下层次:
1.**一级的物流规划
着重于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物流基础平台的规划包含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管道的线路规划和场站布局,综合物流节点的选址,配套政策法规建设,综合信息网络建设等内容。
2.省、市一级的物流规划
着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配送**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以及综合的物流园区规模和布局的规划。物流基地、物流**、配送**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是省、市物流外结内连的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物流设施,也是较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这三个层次物流节点的规划是省、市物流运行合理化的重要基础。
3.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
在物流基础平台上,将有大量的企业和经济事业单位进行运作,涉及到供应、分销、配送、供应链、连锁经营等多种物流活动,要使这些运作做到合理化和协调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诸如重要企业、重要产品的供应链规划、以现代物流及配送为支持的分销及连锁经营规划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贸易冲破了计划体制和地方性市场保护的羁绊,流通的广度、深度达到了****的程度。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货物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国内流通和进出口贸易关联度非常高的物流产业,一直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并且,由于技术进步,其产业组织、业务内容、技术手段以及合作方式等,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变化,不但引发了巨大的人才需要,还对该学科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众所周知,新专业的形成、完善,需要基础性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支撑,需要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同时,还需要相应的系列教材来匹配。为此,国内不少出版社已陆续出版了物流专业方面的教材或丛书,在教材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同样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组成了专门的编委会,确定了主要编写者,并在编者与编委、编者与编者之间展开了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