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社会心理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社会心理学

  • 作者:金盛华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175264
  •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01日
  • 页数:462
  • 定价:¥33.5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目前国内体系*为完整,并在深层解释体系上由作者原创的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贯穿始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内容广泛涵盖18章社会心理学本体知识的讨论。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社会心理学概论(包括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等三章)、社会心理发展(包括社会化、态度及其测量等两章)、认知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知觉、刻板印象与归因、自我概念和价值取向等四章)、社会互动(包括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助人行为、侵犯行为等五章)以及社会影响(包括从众、依从和服从,劝导与态度改变,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合作、竞争与冲突等四章)。
    本书适合用作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科书,也是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有较高引用价值的专业参考书。
    目录
    **部分 社会心理学概论
    **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2
    **节社会心理学的界定/3
    一、关于社会心理学理解的分歧/3
    二、定义社会心理学的依据和背景/3
    三、社会心理分类系统/4
    四、本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5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6
    一、社会心理学分析的独特性/6
    二、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6
    三、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7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7
    一、社会心理发��/8
    二、社会认知/8
    三、社会互动/9
    四、社会影响/10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11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1
    二、产生阶段/12
    三、迅速发展阶段/13
    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15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15
    二、中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16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19
    **节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20
    一、强化理论溯源/20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21
    三、社会学习理论/21
    四、社会交换理论/23
    第二节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24
    一、认知理论的主要概念和特点/24
    二、认知失调理论/25
    三、社会同一性理论/26
    四、自我类化理论/28
    第三节角色理论/29
    一、角色理论的概念及其来源/29
    二、角色理论的主要概念/31
    三、角色理论的主要观点/34
    第四节自我价值定向理论/35
    一、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背景/35
    二、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原理/36
    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主要概念/38
    四、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系统支持/40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43
    **节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43
    一、现象揭示研究/44
    二、关系解释研究/44
    三、因果联系证实研究/45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45
    一、观察法/46
    二、档案法/47
    三、调查法/47
    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49
    五、实验室实验/50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变量与操作/51
    一、变量/5l
    二、操作/52
    三、研究的控制与误差/52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原则/53
    一、客观性原则/54
    二、分析与综合原则/54
    三、交互作用分析原则/54
    四、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55
    五、伦理性原则/55
    第二部分社会心理发展
    第四章社会化/58
    **节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实质/59
    一、社会化的概念/59
    二、语言社会化的特殊地位/60
    三、社会化与个性化/61
    第二节社会化的心理机制/62
    一、社会角色引导/62
    二、社会比较机制/63
    三、社会学习机制/64
    四、亚社会认同/65
    第三节社会化的影响源/65
    一、家庭的特殊作用/65
    二、同辈/67
    三、学校/68
    四、媒体/69
    第四节社会化的结果/70
    一、语言与认知能力/70
    二、道德观念与行为制约机制/7l
    三、成就与工作导向/72
    第五节成人社会化/72
    一、成人社会化的必要性与结构/72
    二、成人社会化的文化反哺机制/73
    三、角色获得/74
    四、角色改变/75
    五、再社会化/75
    第五章态度及其测量/77
    **节态度的实质/77
    一、什么是态度/77
    二、态度的特点/80
    三、态度的维度/81
    四、态度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82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83
    一、学习经验与态度的形成/83
    二、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84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85
    第三节态度与行为的关系/88
    一、态度同行为的分离与一致/88
    二、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理论解释/9l
    三、有关态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94
    第四节态度的测量/96
    一、瑟斯通量表/96
    二、李凯特量表/97
    三、语义差异量表/97
    四、投射测验/98
    五、态度的实证测定/99
    第三部分认知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社会知觉/102
    **节社会知觉的概念/103
    一、社会知觉的定义/103
    二、社会知觉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103
    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104
    一、印象及其定向作用/104
    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倾向/105
    三、总体印象形成模式/106
    四、对他人情绪与个性的知觉/108
    第三节社会知觉偏差/110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110
    二、晕轮效应/112
    三、预言自动实现效应/113
    四、认知启发与社会知觉误差/114
    五、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其他因素/115
    第四节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116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116
    二、情境同一性与自我表现/117
    三、自我表现策略/118
    四、印象管理的识别/119
    第五节内隐社会认知/121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121
    二、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122
    三、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123
    第七章刻板印象与归因/126
    **节刻板印象及其形成/127
    一、刻板印象的概念/127
    二、图式与刻板印象/128
    三、刻板印象的形成/128
    四、刻板印象的维持与作用/128
    第二节社会**与社会偏见/130
    一、社会**及其心理差异/130
    二、社会偏见/131
    三、减少偏见的方法/132
    第三节性别与性别角色/133
    一、性别刻板印象/133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和维持/134
    三、性别歧视/136
    第四节归因与归因理论/137
    一、归因与归因理论的概念/137
    二、行为的原因结构/138
    三、归因理论/139
    第五节归因偏差/143
    一、基本归因偏差/143
    二、活动者一观察者效应/144
    三、自我服务偏差/145
    第八章自我概念/148
    **节自我与自我概念溯源/149
    一、詹姆斯与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149
    二、精神分析关于自我的概念和理论/150
    三、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152
    四、自我概念的结构/153
    五、自我概念的功能/154
    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157
    一、自我概念的发生机制/157
    二、自我知觉理论/158
    三、自我确认/158
    四、自我认识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偏差/159
    第三节自尊/160
    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160
    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162
    三、自尊的测量/162
    第四节自我效能/164
    一、控制点理论/164
    二、习得无助与自我决定/165
    三、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应/166
    第九章价值取向/169
    **节价值取向概念及一般问题/169
    一、价值取向的界定/169
    二、价值观理论/171
    三、价值取向与主要关联心理变量的关系/174
    四、价值取向的本土化研究/176
    第二节中国民众价值取向状况/179
    一、中国民众整体价值取向结构的特点/179
    二、大学生价值取向状况/184
    第三节中国企业家价值取向/185
    一、企业家的基础价值取向状况/186
    二、企业家经营价值取向及其与基础价值取向的关系/188
    三、企业家关于岗位和生活目标的价值取向/188
    四、企业家关于企业家自身角色的价值取向/189
    第四部分社会互动
    第十章沟通/192
    **节沟通的概念/192
    一、沟通的定义/192
    二、沟通的意义/193
    三、沟通的条件/195
    第二节沟通的结构/196
    一、沟通结构的要素/196
    二、沟通的背景/198
    第三节沟通的种类/199
    一、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199
    二、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200
    三、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200
    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0l
    五、个人内沟通与人际沟通/201
    六、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201
    第四节非语词符号的沟通/203
    一、身体语言的特点/203
    二、身体语言沟通的类型/205
    三、人际空间与人际距离/210
    四、副语言沟通/214
    第五节沟通的改善方法/214
    一、沟通的自我评价与沟通改善计划/214
    二、提高沟通的准确性/216
    三、激发沟通的良性定向的技术/217
    四、身体语言沟通的改善/217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221
    **节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222
    一、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222
    二、**感确立的需要/224
    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225
    四、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227
    第二节人际吸弓}规则/230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230
    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233
    三、相似规则/237
    四、互补规则/238
    五、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238
    第三节爱情/238
    一、爱情三角理论与爱情类型/239
    二、爱情与喜欢/243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244
    四、爱情与性/244
    第十二章人际关系/246
    **节人际关系概述/247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247
    二、人际关系的意义/248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250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250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251
    三、人际关系的深度/253
    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原则/255
    一、真诚原则/255
    二、交互原则/255
    三、功利原则/257
    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258
    五、情境控制原则/262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变化/263
    一、人际关系的破裂/263
    二、人际敏感性训练/265
    三、角色扮演/266
    第五节人际关系的测量/268
    一、社会测量法/268
    二、参照测量法/269
    三、人际关系测验/270
    第十三章助人行为/276
    **节助人行为及其根源/277
    一、亲社会行为与助人行为的概念/277
    二、帮助别人的原因/278
    第二节责任分散与助人决策/280
    一、责任分散与紧急助人/280
    二、助人的决策过程/282
    三、受助者的感觉/285
    第三节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286
    一、受助者特点/286
    二、助人者特征/287
    三、情境因素/290
    第四节社会作用力理论/292
    一、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来源/292
    二、社会作用力法则/293
    第五节助人行为的培养/295
    一、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295
    二、示范作用/296
    三、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296
    四、助人技能的学习/298
    五、价值取向的教育/298
    第十四章侵犯行为/300
    **节侵犯行为及其原因/300
    一、侵犯行为的概念/300
    二、侵犯行为的解释/303
    第二节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310
    一、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人因素/310
    二、影响侵犯行为的情境因素/311
    三、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314
    第三节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为/318
    一、家庭暴力/318
    二、校园欺负/320
    第四节侵犯行为的预防与控制/321
    一、社会公平的建立/322
    二、宣泄/323
    三、移情能力培养/324
    四、成熟个性的培养/324
    第五部分社会影响
    第十五章从众、依从和服从/一328
    **节从众现象及其作用/328
    一、从众的概念/328
    二、阿希的从众经典研究/329
    三、从众的类型/330
    四、从众行为的利用与控制/331
    第二节从众的动机与条件/332
    一、从众的动机/332
    二、从众的条件/334
    第三节依从/339
    一、依从及其社会心理原因/339
    二、依从诱导策略/340
    三、逆反心理及其避免/343
    第四节服从/344
    一、米尔格莱姆的权威一服从实验/344
    二、服从的原因/346
    三、影响服从的因素/347
    第十六章劝导与态度改变/350
    **节劝导与态度改变的过程/350
    一、霍夫兰的劝导模型/351
    二、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351
    三、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352
    第二节有关态度改变与说服的理论…354
    一、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354
    二、平衡理论/355
    三、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确认理论/356
    四、认知反应路径与信息加工/357
    第三节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358
    一、态度系统的自身特性/358
    二、态度主体特性/359
    三、劝导说服力/361
    四、劝导情境的作用/365
    第四节态度防卫与保护/367
    一、态度的自我防卫及其策略/367
    二、预先警告/368
    三、态度的接种效应/369
    第五节态度改变的方法/370
    一、信息影响力的提升/371
    二、态度防卫的回避/371
    三、参照群体引导/371
    四、过度理由效应/372
    五、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作用/373
    第十七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376
    **节群体及其形成/377
    一、群体的概念/377
    二、群体的形成/379
    第二节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38l
    一、社会助长/382
    二、社会惰化/386
    第三节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388
    一、群体决策理论/389
    二、群体极化/390
    三、群体思维/39l
    四、冒险转移/393
    第十八章合作、竞争与冲突/396
    **节合作与竞争/397
    一、合作与竞争及其原因/397
    二、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398
    三、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作用/400
    第二节竞争心理优势/40l
    一、竞争心理优势的证明/401
    二、竞争心理优势的引导/402
    三、社会两难情境以及搭便车效应/403
    四、群体间竞争/405
    第三节冲突及其原因/406
    一、什么是冲突/406
    二、冲突的作用/407
    三、引发冲突的因素/408
    第四节冲突突的平息/41l
    一、接触/411
    二、共同目标/411
    三、谈判/412
    四、第三方的介入/414
    关键词中英文对照索引/425
    英文人名中英文对照索引/427
    参考文献/426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