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展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心理因素与免疫机能密切相关,持续的精神不振会使免疫机能降低,机体杀伤、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减弱,干扰素水平低下,同时影响内分泌功能,使机体降低对感冒、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而且会影响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许多研究还发现,不少疾病患者的病程经过与病人的精神状态平行,当人与环境关系协调、精神状态良好时,病情好转,反之则病情加重。上述情况,把人们引入一个“精神免疫学”的医学新领域。它启示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导致抗病力减退的并非是那些漂浮于我们四周的种种致病因子,而在于我们自身。因此,保持心胸豁达、情绪乐观是防病强身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心理因素与寿命长短
心理因素是决定人类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目前,推断动物*高寿限的几种方法都证明人类应活过百岁。但为���么在具备现代**条件的今天,大多数人难以享尽天年呢?各国学者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后认为,长寿的关键在自己。通过对我国长寿地区百岁老人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长寿。现代人体学的研究发现,保持平静甜美的心境,可以延长人体细胞分裂的周期,从而延缓衰老。相反,急躁或忧虑的心境会缩短细胞分裂的周期,加速衰老的过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以见到,有的人由于突然的精神打击,几天之内一下子衰老了许多,而有些心情开朗的人,看起来要比其实际年龄年轻得多。长寿的钥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实践证明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良好的心境去换取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