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医生所习学的医书,或自己的医学著作,均用青布袋装,故“青囊”两字,可借指医书或医术。《后汉书·华佗传》注引《**洞鉴》:“我有‘青囊’未传。”《三国演义》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这是作者在广泛搜集到的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创作的故事,所以道来娓娓动听。
曹操患偏头痛病,久治不愈,请神医华佗**。华佗认为要动手术,劈开头胪,清洗大脑,才能治愈。曹操怀疑他想暗害自己,就把他投入监狱。华佗在狱中时,有一姓吴的狱卒,人皆称为“吴押狱”,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华佗。华佗深感其恩,就对他说:“我今将死,恨有‘青囊书’未传于世。感公厚德,无可为报;我修书一封,公可遣人送与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继吾术。”吴押狱大喜:“我若得此书,弃了此役,**天下病人,以传先生之德。”佗即修书付吴押狱,吴押狱直至金城,问佗之妻取了青囊书;回至狱中,付与华佗,检看毕,佗即将书赠与吴押狱。吴押狱持回家中收藏好。旬日之后,华佗竟死于狱中,吴押狱买棺殡殓讫。脱了差役回家,欲取青囊书研习。只见其妻正将书在那里焚烧。吴押狱大惊,连忙抢夺,全卷被烧毁,只剩得*后一两页,吴押狱怒骂其妻。妻日:“纵然学得华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狱中,要它何用?”吴押狱嗟叹不止。因此青囊书不曾传于世。所传者,只阉鸡、猪等小法。乃烧剩一两页中所载也。后人有诗叹日:“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人目所见,不论世上任何事物,无不具有颜色。所以有人说,世界上一切事物“有形必有色”,此说言之有理。《列子·天瑞》篇里就有“形形色色”的话。人们至今口头上还有“缤纷世界”、“五光十色”、“色彩纷呈”、“金碧辉煌”、“光怪陆离”、“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等话。从这些话中,也反映出一个事实,人们所说的“美”,它和“光”与“色”,是截然不能分离的:无光,当然不见色,无光无色,哪来的美呢?所以有人干脆说:“色彩是我们美感的源泉。”
色彩是一门大学问,它涉及各个领域,不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就是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也与它结下不解之缘。
我国自五色与五行联姻后,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更显其灵活与丰富多彩。色彩从它的本身来说,并无什么情感可言,可先民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慢慢地赋予了各种颜色,各不相同的文化特性,人们对之产生不同的爱憎感情。代代相传,层层积淀,与传统文化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乃至融进了汉民族的意识形态之中,渗入了汉民族的血液,任何人不能把它割断或分离,它已形成汉民族的民风习俗,成为汉民族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