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法学思与辩
QQ咨询:
有路璐璐:

法学思与辩

  • 作者:金强
  • 出版社:四川出版社集团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1969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470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科学,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法学肯定法律对于社会的制约和调整。从而,法学成为教育全体人民遵纪守法,具有特殊的价值。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法学思辨文集。
    文章节选
    试论死刑制度的存废——民意是否真的不可违
    郭云帆
    2007年12月18日晚,联合国大会通过议案,呼吁各国尊重国际社会对死刑的标准并暂缓适用死刑。这次议案的表决结果为104国赞成,54国反对,19国弃权。中国、美国、俄罗斯、新加坡、叙利亚等国投了反对票。根据联合国宪章和有关国际法准则,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案对各国没有强制执行力,但可以形成一种价值观和舆论上的压力。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张丹说:“死刑作为一个刑事司法问题,属于一国内政。我们不反对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对话,但任何人均不应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各国在死刑问题上立场严重分歧,决议不但没有减少这种分歧,反而激化了矛盾,导致成员国严重对抗。”以上是国际社会对于适用死刑问题的*近一次交锋以及中国所持的态度。
    笔者曾经是一名保留死刑的支持者。但是随着对死刑适用问题的深入研究,我认为,目前死刑存废争论*大的误区是抽象谈论,与具体社会意识因素、社会经济生活联系不够,难免陷入空谈。
    就拿“民意”问题来讲。“民意主张保留死刑”已经成为死刑支持论者和保留死刑**的*重要的理由。在限制和废除死刑成为刑罚制度发展趋势的今天,民意的支持成了死刑保留论者*后的战壕。英国学者胡德指出:“在对是否废除、保留或恢复死刑进行决策时,民意非常频繁地被引为主要因素之一。日本、前苏联、中国、泰国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政府官员都宣称,支持死刑的民意力量使得对死刑的废除无法进行。”在我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一既非法律术语,又非政策用语的“中国特色”表述,屡屡出现在法院的死刑判决书中,甚至还有因迫于民愤压力改判死刑的案件(如刘涌案)。
    ……
    目录
    试论死刑制度的存废——民意是否真的不可违
    建议取消我国《刑法》没收财产刑的四大理由
    刑法学语境下的恐怖主义犯罪概念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之若干问题探析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立法
    浅谈我国毒品犯罪现状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角下的我国特殊侦查手段研究
    浅析“同居有罪相为容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借鉴意义
    在审查逮捕环节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意义及对策措施
    浅谈精神病鉴定的司法程序问题——从邱兴华案说起
    民法中的法律行为概念之界定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制度之反思
    如何理解《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下的“善意”
    公司的自治理念——浅论公司章程优先效力
    从综合立法角度思考公司治理的完善
    从一则案例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地位之否定
    美国公司董事注意义务及其对我国的立法启示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及完善建议
    并购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浅议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立法和监管的完善
    浅议保险代位权
    浅议票据无因性及立法完善
    发票给付行为可诉性研究
    合同法中的归责原则
    基础合同变化与仲裁协议效力关系浅析
    商品房买卖合同法律规制的现状与不足
    试论商品房预售制度在我国的存在及改良
    民航“超售”问题中的法律关系辨析
    铁路旅客人身损害限额赔偿若干问题研究
    小议互联网络域名争议解决机制
    常见民事诉讼的风险及防范
    在民事诉讼中引入答辩失权制度的思考
    浅论**控制力与行政法改革
    浅谈“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