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课程理论的实践:导论 编辑委员会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涉及*多教育工作者的一环。本书主要是汇集两岸三地学者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这核心项目。全书的内容有四个特点。首先,是兼重理论和实践。课程与教学的一个特点,是重视把其中的概念在实际脉络中实践。霍秉坤、黄显华(2005:IX)非常强调这一方面:笔者深信: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必须把理论连于实践,而且是以改善学生学习为目的。课程的组成部分包括:目标、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法、学习的组织形式、评价方法与技术、个中环境、学生和教师。这些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学习过程严谨,而且全在于如何考虑教育过程和课堂上发生的情况。明显的,这种安排是面向学生学习的。在这方面,笔者并不期望课程或教科书会发展出一些伟大的、涵盖极广的、深邃的理论,而是立足于实务的、针对脉络情境的、易于理解、能影响课堂学习的理论。在本书的各部分,充分体现了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构想。本书**部分是黄显华的选著,各章都重视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结合的概念。接着三部分是课程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都是开宗明义地以这个概念为纲领。
如果理论和实践是本书的重要特点,重视知识基础也是另一重要的特点。黄显华(2005a,2005b)非常重视知识基础,强调这是理论和实践的根本。他(黄显华,2005b:228)对这概念的立场是:“知识是为教育专业人士提供在教学实践时因时制宜的指南,并采取实用论证的反应,确定具体事例中所有有关的因素,考虑各种不同的范式然后发展出各种可能的方案。目的在重视找出较好方案。”他在编写书籍时,常以知识基础为其重要的指引。黄显华、霍秉坤(2005:IX)在其《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的初版序言中强调建立知识基础是处理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急务:国内有些探讨课程论的文章题目用了对某某课程的思考、谈谈、浮想等用语。假如我们对课程的探讨视作单纯的个人智性的活动,这些用语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假如我们视这些探讨的目的在建立课程论的知识,好像其他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一般,找出一定的途径,使各个探究者都可以循彼此公认的框架和方法,建立多数人都确认的知识,并以此等知识改善学生们的学习,应是处理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急务。
他在所有的著述中,不会放弃任何重申这概念的机会:
笔者深信:课程和教科书的探讨,必须以知识为本。我们认为,有三方面的知识值得加以发展,首先是一些理论或概念的建构;其次是一些研究成果的报告;*后是对一些研究成果的综述和批判。初版已提及,建构知识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经验。其问,研究人员必须探求别人在该课题的著述、贡献、不足与限制。然后,运用多种的研究方法,按应有程序,在该领域中一砖一石地建筑。建构这些知识,除了倚靠个人的创意外,也必须实事求是地探讨。(霍秉坤,黄显华,2005:Ⅷ)
在实践中,黄显华的著作不断强调以知识为基础,而且这概念也贯穿这书的各篇章。书中的黄教授选着、课程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等部分的文章,都是严谨的著述,旁征博引,重视知识。
本书第三个特点是情理兼备。全书包括了一些叙说个人经历的篇章,充满了情意方面的阐述。单文经(2008)谈及其文章时说:
这篇文章是由“我”以“我”自己为对象,把“我”从事“课程与教学”的学术研究工作比作“旅”程,向读者叙述此一“旅”程的故事。换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在性质上是以自我叙事(serf—narration)的方式,就我生命故事(life story)当中,与“我”从事“课程与教学”学术研究工作有关的部分加以书写。
欧用生(2008)也是叙说个人课程的旅程,其中也涉及不少个人的色彩;其篇首与篇末都提及与黄显华教授:
和黄显华教授的相遇,是我课程旅程中重要的一件事,这件事对台湾的课程研究来说,也有显著的意义。近五十年台湾的课程研究约略可分为四个时期,首先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移植时期,以翻译美国早期的课程著作为主;其次是1960年代的科学化研究时期,用调查法研究各级学校的课程实施状况及其问题;第三是1990年代的再概念化时期,进行课程研究典范的转移;第四是21世纪以后,朝向国际化的时期。
这是一条未境的旅程,也是艰辛的旅程,我们邀请黄显华教授一起来参与,一起来探险。
*后,这书可算是结合各方力量出版的课程与教学专著。除这篇导论外,有47篇文章,其中4篇文章是黄教授撰写。本书的作者来自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两岸三地的课程学者和黄教授的学生。黄教授过去十年领导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加上其任职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学系的同事。黄教授很重视内地、台湾、香港三地学者的交流,以吸取不同的经验:“我们深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论文报告和交流,可以有助于建构课程理论。”(霍秉坤,黄显华,2005:IX)。本书结合了三地学者参与的力量。
本书作者来自不同的地域,出身自不同的背景,关注不同的课题。所以,各篇章的内容性质各异:有部分是课程理论或课程概念的文章,有部分是个人为学、为师的历程。因此,要把这章的内容分析或有系统地整理,并不容易。本导论没有计划系统地分析各章内容,只是会综合说明各部分的内涵,简单介绍全书的脉络。全书分四个部分:首先是黄老师的著述:二是一些与课程理论相关的文章;三是与课程实践相关的文章;四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关的文章。
**部分(第2至5章)是黄显华教授的选著,共4篇文章,每篇文章各有一个主题:课程理论、知识基础、普及教育的课程设计、个别差异。第2章是一篇理论性的文章,探讨课程改革、课程研究与课程理论三者的关系。黄显华(2008)认为,三者是密切而互动的,课程发展和理解课程之间也不应是水火不兼容,而应是互补的。课程工作者的任务应包括从了解学生,到关注人们以学习为目的的人类经历,全力为接受普及学校教育的孩子和年轻人提供具坚强论据的学习材料。课程学教授应对实施普及学校教育所出现的课程和教学问题作出响应。作者期望我们进一步反思:对于我们个人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还是要提出和响应“从何处来”和“到哪里去”这两个具指导性的问题。
第3章是强调课程研究应着重知识基础。他尝试为不同层面的课程决定和实践提供知识基础。他一直强调:“写作本书的目的之一在建构课程和教学论的知识。建构此类知识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在其间,研究人员必须首先探求别人在他打算研究课题的贡献、不足、限制与缺点。在这基础上,运用上述的方法和程序,在有关课题的万里长城,增加一砖一石,即是说,在建设这知识长城的过程中,一是不能单靠个人主观的思考,二是要实事求是。”在这篇文章中,黄显华广泛地探讨香港课程研究的成果,以突显知识基础的重要性。*后,他仍呼吁:“上述的知识,是因时制宜,解决文首所提的香港教育问题因时制宜的指南。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本文未能评析全部有关文献,希望教育界继续努力,使香港的课程发展尽可能建基于知识基础。”本文确为香港课程研究的重要的文献探讨,也是以知识基础为讨论依据的一个重要例子。
第4章是论到筛选教育与普及教育的课程设计。黄显华分析香港普及教育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由筛选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过渡期太短;因此,课程设计和发展,学校行政、学生辅导和资源分配等都缺乏了配套的准备。黄显华着重两种教育模式下课程设计性质的不同,提出了一个课程要素、课程目的、组织原则、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评估等八个不同向度的分析架构,并以进行了实征性研究,了解现行普及教育的课程设计特点。研究结果显示:“香港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课程设计者、还是课程使用者,对于香港普及义务教育的文件课程设计,除了课程目的之外,均不视为属于具有普及的性质。”这分析架构和其实证研究的成果,为香港普及教育课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第5章是普及教育下的个别差异主题,黄显华着重处理个别差异、学习动机和学习模式三者的关系。他总结其分析时说:“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各有不同。有长于语言,有精于数理……因此学校教育如要求消除个别差异,既不应该,亦不可能。笔者认为,应该做而可能做的是,减少学生学习动机的个别差异,使学生在普及国民教育阶段期间,天赋的学习动机不会因学校教育的过程而减少。”而且,他强调要减少学习动机的个别差异,学习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作者着力研究香港教育出现的根本问题,并且实事求是地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