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核环境学基础(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QQ咨询:
有路璐璐:

核环境学基础(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 作者:宋妙发 强亦忠
  • 出版社: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ISBN:9787502221270
  •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01日
  • 页数:319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环境中天然与人工辐射的来源、分布及其监测方法,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蓄积行为,公众受照途径、剂量估算及健康危害评价,辐射防护、核**及辐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和控制措施。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核技术与核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放射医学、生态学、辐射防护、环境保护、核**等领域的专业人员、管理干部及高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关于环境的若干基本概念
    1.1.1环境
    1.1.2环境物质
    1.1.3生态
    1.1.4环境的污染与保护
    1.2核能与环境
    1.2.1能源需求与危机
    1.2.2核能的前景
    1.2.3核能对环境的影响
    1.3核环境学概述
    1.3.1核环境学的产生和发展
    1.3.2核环境学的定义和内容
    1.3.3核环境学的特点
    参考文
    **篇 环境辐射及其监测
    第2章 环境辐射源
    2.1天然辐射源
    2.1.1宇宙辐射
    2.1.2陆地辐射
    2.1.3氡
    2.1.4矿物的开采和应用
    2.2人工辐射源
    2.2.1核试验
    2.2.2核武器制造
    2.2.3核能生���
    2.2.4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应用
    2.2.5核事故
    参考文献
    第3章 环境辐射监测方法和技术
    3.1环境辐射监测
    3.1.1环境辐射监测的目的与特点
    3.1.2环境辐射监测方案的制定
    3.1.3环境辐射监测仪器
    3.2流出物监测
    3.2.1流出物监测的目的
    3.2.2流出物监测的设计
    3.2.3流出物采样和测量技术
    3.3环境辐射就地监测技术
    3.3.1就地监测前的准备
    3.3.2监测网点的布设
    3.3.3地表y辐射剂量的测量
    3.3.4就地r能谱测量
    3.3.5氡及其子体与析出率的测量
    3.4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
    3.4.1环境样品的采集
    3.4.2环境样品的前处理
    3.4.3环境样品的化学分离
    3.5环境样品的室内物理测量
    3.5.1总放射性活度测量
    3.5.2a能谱分析
    3.5.3r能谱分析
    3.6环境样品的放射化学分析
    3.6.1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放射化学分析
    3.6.2裂变产物核素的放射化学分析
    3.6.3超铀元素的放射化学分析
    3.6.4氚的测定
    3.7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3.7.1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3.7.2实验误差
    3.7.3数据的处理
    3.7.4检测下限
    3.7.5监测结果的正确表达
    3.8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3.8.1质量保证及其方法
    3.8.2环境监测中的不确定度及其来源
    3.8.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3.8.4环境监测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
    第4章 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行为
    4.1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化学行为
    4.1.1大气的化学组成
    4.1.2大气中的一般化学过程
    4.1.3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化学行为
    4.2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输运和弥散
    4.2.1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和风场
    4.2.2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4.2.3点源弥散的高斯模式
    4.2.4高斯模式中各项参数值的选定
    4.2.5特殊条件下的弥散计算
    4.2.6复杂地形对大气弥散的影响
    4.3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沉积和再悬浮
    4.3.1放射性物质的沉积
    4.3.2地面沉积物的再悬浮
    4.3.3烟羽浓度耗减的修正
    参考文献
    第5章 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行为
    5.1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化学行为
    5.1.1地面水体的分类和组成
    5.1.2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化学形态
    5.1.3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化学反应
    5.2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输运、弥散和迁移
    5.2.1放射性物质在河流中的输运和弥散
    5.2.2放射性物质在其它水体中的输运和弥散
    5.2.3底质污染及其对水体污染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章 放射性物质在岩石、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行为
    6.1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系统
    6.1.1岩石
    6.1.2 土壤
    6.1.3地下水
    6.2放射性物质在岩石、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行为
    6.2.1放射性物质在岩石中的行为
    6.2.2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6.2.3放射性物质在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行为
    6.3放射性物质在包气带及饱水带地下水中的迁移
    6.3.1地下水中物质迁移的基本理论
    6.3.2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方程
    6.3.3 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的计算
    6.3.4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参数的确定
    参考文献
    第7章 放射性物质通过生物链向人的转移
    7.1放射性物质的生物链转移
    7.1.1生物链转移的基本途径
    7.1.2放射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蓄积和平衡
    7.1.3影响放射性核素生物链转移及蓄积的因素
    7.1.4放射性核素食人量的估算
    7.2放射性物质的水生物链转移
    7.2.1水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吸收机制
    7.2.2水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蓄积
    7.2.3水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浓度的估算
    7.3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7.3.1通过农作物的转移
    7.3.2通过动物类食品的转移
    参考文献
    第三篇 辐射环境管理
    第8章 辐射防护、核**和辐射环境管理
    8.1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
    8.1.1放射性活度A
    8.1.2吸收剂量D
    8.1.3器官剂量DT
    8.1.4辐射权重因子WR和器官当量剂量HT
    8.1.5组织权重因子WT和全身有效剂量E
    8.1.6待积当量剂量HT(τ)和待积有效剂量E(τ)
    8.1.7剂量负担HCTT和Ecc
    8.1.8外照射监测中采用的当量剂量
    8.1.9集体当量剂量ST和集体有效剂量SE
    8.2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
    8.2.1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危害估计
    8.2.2辐射危险及其可接受水平
    8.3辐射防护和核**体系
    8.3.1辐射照射类型
    8.3.2照射源项、途径、剂量和效应
    8.3.3辐射防护的目标
    8.3.4实践的辐射防护体系
    8.3.5干预的辐射防护体系
    8.3.6排除和豁免
    8.3.7潜在照射的防护——核**
    8.4辐射防护和核**基本原则
    8.4.1实践的防护原则
    8.4.2干预的防护原则
    8.4.3潜在照射防护及核**基本原则
    8.5辐射环境管理体系和标准
    8.5.1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8.5.2辐射环境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8.5.3管理体系和审管控制
    8.5.4辐射环境管理标准
    参考文献
    第9章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9.1概述
    9.1.1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9.1.2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9.2环境辐射剂量的估算与评价
    9.2.1环境辐射剂量估算的整体模式
    9.2.2常规释放所致公众受照剂量的估算
    9.2.3事故释放所致公众受照剂量的估算
    9.2.4公众受照剂量的评价
    9.3辐射环境的健康危害评价和风险评价
    9.3.1辐射环境的健康危害评价
    9.3.2辐射环境风险评价
    9.4评价模式不确定度的估计
    9.4.1不确定度分析范围的确定
    9.4.2模式的可靠性检验
    9.4.3参数的不确定度分析
    参考文献
    第10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核设施退役
    10.1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0.1.1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和特点
    10.1.2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0.1.3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基本步骤
    10.2放射性废水的管理
    10.2.1中、低放射性废水的净化处理
    10.2.2低放射性废水的排放
    10.2.3放射性废液的贮存
    10.2.4放射性废物的固化或固定
    10.3气载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10.3.1气载放射性污染物的分类
    10.3.2粉尘与气溶胶的分离
    10.3.3碘同位素和放射性气体的去除
    10.3.4气载废物排放的控制管理
    10.4固体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10.4.1固体放射性废物的去污和处理
    10.4.2固体放射性废物的包装、贮存和运输
    10.4.3固体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10.5核设施退役
    10.5.1核设施的运行和退役
    10.5.2核设施退役过程
    10.5.3核设施退役的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第11章 核事故应急
    11.1核事故与核应急
    11.1.1国际核事件分级制
    11.1.2核应急和应急状态
    11.1.3核应急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11.2干预原则和防护措施
    11.2.1干预和干预原则
    11.2.2事故分期和照射途径
    11.2.3应急防护措施
    11.2.4干预水平和导出干预水平
    11.2.5应急照射的控制
    11.3应急组织、计划和准备
    11.3.1应急组织与指挥
    11.3.2应急计划
    11.3.3应急准备
    11.4应急环境辐射监测
    11.4.1应急监测的目的
    11.4.2早期应急监测
    11.4.3中后期应急监测
    11.4.4个人应急监测
    11.5事故后果的预测评价和干预决策
    11.5.1预测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11.5.2影响事故后果的基本因素
    11.5.3事故剂量预测和干预决策
    11.6事故后期的环境恢复
    11.6.1应急状态的终止
    11.6.2事故后期的环境恢复
    11.6.3区域环境去污
    11.6.4放射性废物的运输和处置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