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物证技术学(第三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物证技术学(第三版)

  • 作者:徐立根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96278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 页数:360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物证技术学》是**“七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完成后,于1990年作为**教委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出版。出版以后,该教材于1991年12月在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又于1996年被**教委评为**教材一等奖。为了及时反映**、二版出版以来国内外物证技术学理论和实践中取得的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技术方法,我们决定在**、二版的基础上撰写《物证技术学》第三版。和**版相比,第三版无论在体系上或内容上都有新的发展,书中具体包括了: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文书翻拍和物证分色摄影方法等内容。
    文章节选
    (一)物理显现法 常用的物理显现方法是粉末法和碘熏法。 1.粉末法 用粉末显现潜在指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此法操作简便、材料易得、效果良好,所以,迄今各国仍在勘查犯罪现场中采用。
    粉末法所用的刷粉工具通常是一种用马毛、骆驼毛或玻璃纤维制成的扁宽形毛刷。还有一种“磁性刷”,也是很好的刷显工具。
    这种“磁性刷”是1962年由美国哈伯特·麦克唐纳创造的,是以一根磁棒为主的简易工具。磁棒吸起磁性粉末,状似刷子,故被称为“磁性刷”。其优点是:不会损坏纹线,也不会使粉末飞扬、污染环境,便于刷显垂直表面上的指纹。
    粉末法所用粉末,按其性能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适用于一般毛刷的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前者如铝粉(俗称“银粉”)、青铜粉(俗称“金粉”),质轻、附着力强,适用于瓷器、玻璃、搪瓷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光滑表面,后者如石墨粉、硒粉适用于显现纸张上的潜在指纹。
    二是适用于磁性刷的磁性粉末。这类粉末由载粉和配粉按3:1比例制成,载粉使用铁粉,配粉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常用的磁性粉末是铁粉和静电复印粉(硒粉)或炭黑配制而成。
    三是适用于紫外线的荧光粉末。这类粉末在紫外线下能发荧光。如罗丹明B,Q卜1指纹显现粉、荧光胺、美国的WOP荧光粉等。
    采用粉末法显现指纹,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所用粉末颜色应与物面颜色形成反差;有潮或有油表面不能采用。物面如有其他对案件有意义的斑痕物质,应防止将其污染或损坏。
    (2)所用毛刷、粉末必须干净、干燥。
    (3)怀疑有潜在指纹的物体如处于室外冰冻环境,则应将其移入屋内在暖和环境下处理。
    2.碘熏法
    碘在常温下能升华。碘升华的气体附着于潜在指纹上,指纹即被染成棕色而显现。但必须立即固定显现出的指纹,否则,碘又会升华消失,但再熏又能再显。碘熏法也是比较古老的方法,迄今仍在使用。实践中已经设计了多种熏显设备:小件物品可以挂在实验室碘熏橱中熏染;现场上客体表面,可以使用专门的碘熏器熏显。
    碘熏法显现纸张或白墙上的潜在指纹,效果很好;人体皮肤上的指纹,特别是尸体颈部的扼痕,也可用碘熏法显现。
    对于用碘熏显现的指纹,应当立即固定,方法有:
    (1)拍照固定法。
    (2)淀粉固定法。淀粉遇碘呈蓝色反应。在碘熏现的指纹纹线上撒上薄薄一层淀粉,再用水蒸气熏,指纹即呈蓝色固定下来。
    在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发展中,中华民族曾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不仅*早开启了世界东方文明的大门,而且对人类法治、法学及法学教育的生成与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光辉的实践。
    在我们祖先生存繁衍的土地上,自从摆脱动物生活、开始用双手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用人类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我们人类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渐形成了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一系列维系道德人心、维持一定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义理精微的法律制度。应该说,在人类所创造的诸种精神文化成果中,法律制度是一种极为奇特的社会现象。因为作为一项人类的精神成果,法律制度往往集中而突出地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身、调节社会、谋求发展的各个重要进程中的思想和行动。法律是现实社会的调节器,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通过**的强制力来确认人的不同社会地位的有力杠杆,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真实地反映现实的要求。因而透过一个**、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法律制度,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当时人们关于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的思想与观点。同时,法律是一种具有**强制力、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它以一种*明确的方式,对当时社会成员的言论或行动作出规范与要求,因而也清楚地反映了人类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对于不同的人所作出的种种具体要求和限制。因此,从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中,同样可以看到人类自身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法律制度乃是维系社会、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的工具。同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体现。
    目录
    **章物证、物证技术、物证技术学
    **节物证
    第二节物证技术
    第三节物证技术学
    第四节物证技术学和邻近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
    **节同一认定概述
    第二节同一认定的主体和客体
    第三节同一认定的依据和条件
    第四节同一认定的类型
    第五节特征反映体检验的一般方法
    第六节种属认定的概念及与同一认定的区别和联系
    第七节种属认定中物质属性检验的一般方法
    第八节研究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的意义

    第三章物证摄影技术
    **节物证摄影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第二节近距离摄影
    第三节物证原物大、直接扩大和显微摄影方法
    第四节阴影摄影和脱影摄影方法
    第五节文书翻拍和物证分色摄影方法
    第六节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在物证摄影中的应用
    第七节物证技术中的数码摄影

    第四章形象痕迹技术(一):指纹、足迹、牙痕及其鉴定
    **节形象痕迹概述
    第二节指纹及其鉴定
    第三节足迹及其鉴定
    第四节牙痕及其鉴定

    第五章
    形象痕迹技术(二):工痕、枪痕、车痕及其鉴定
    **节工痕及其鉴定
    第二节枪痕及其鉴定
    第三节车痕及其鉴定
    第六章文书物证技术(一):可疑文书概述
    **节文书及可疑文书的概念
    第二节文书物证技术的类型和作用
    第三节案件中可疑文书的勘验和送检
    第七章文书物证技术(二):笔迹鉴定
    **节笔迹的概念、实质和笔迹鉴定的科学性
    第二节笔迹的特征体系
    第三节笔迹鉴定中的笔迹样本
    第四节笔迹鉴定的一般方法
    第五节伪装笔迹的常用手法及伪装笔迹的鉴定可能性
    第八章 文书物证技术(三):伪造、变造文书及印章印文的检验
    **节伪造文书及其检验
    第二节变造文书及其检验
    第三节伪造印章印文及其检验

    第九章
    文书物证技术(四):文书物质材料及文书制作时间的检验
    **节文书物质材料及文书制作时间的概述
    第二节文书物质材料的检验
    第三节文书制作时间的检验
    第十章文书物证技术(五):其他文书物证的检验
    **节打印文书的检验
    第二节静电复印文书的检验
    第三节被损坏文书的检验
    第四节被涂抹文字的显现
    第五节抑压文字的显现

    第十一章
    化学物证技术(一):概述
    **节化学物证的概念
    第二节化学物证技术的任务和作用
    第三节化学物证的发现和提取

    第十二章化学物证技术(二):爆炸、纵火物证及其检验
    **节爆炸与燃烧的概念
    第二节炸药与可燃物质
    第三节爆炸、纵火物证的收集
    第四节爆炸、起火情况的分析
    第五节爆炸物证、纵火物证的检验

    第十三章化学物证技术(三):泥土、玻璃、纤维物证及其检验
    **节泥土物证及其检验
    第二节玻璃物证及其检验
    第三节纤维物证及其检验

    第十四章 化学物证技术(四):塑料、橡胶、油脂、涂料物证及其检验.
    **节塑料、橡胶的性质和分类
    第二节塑料和橡胶物证的特点及提取方法
    第三节塑料和橡胶物证的检验
    第四节塑料和橡胶助剂的检验
    第五节油脂物证及其检验
    第六节涂料物证及其检验

    第十五章
    化学物证技术(五):毒品及其检验
    **节毒品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常见毒品简介
    第三节毒品检验的一般方法

    第十六章化学物证技术(六):毒物及其检验
    **节毒物及毒物分析概述
    第二节毒物物证的分析
    第三节氰化物、乙醇中毒的检验
    第四节亚硝酸盐中毒的检验
    第五节砷化合物中毒的检验
    第六节巴比妥类**中毒的检验
    第七节生物碱类**中毒的检验
    第八节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检验
    第九节一氧化碳中毒的检验

    第十七章生物物证技术(一):概述
    **节生物物证及生物物证检验的任务、作用
    第二节生物物证的发现、提取、包装、保存和送检

    第十八章生物物证技术(二):血痕的检验
    **节血痕的勘验和可疑血痕的定性
    第二节人血与动物血的鉴别
    第三节人血红细胞血型的检验
    第四节人血红细胞酶型的检验
    第五节人血清型和白细胞型的检验
    第六节人血的DNA检验

    第十九章生物物证技术(三):毛发、精斑、唾液斑及植物物证检验
    **节精斑、唾液斑的检验
    第二节毛发的检验
    第三节植物物证
    第二十章音像物证技术(一):概述
    **节音像物证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音像物证的种类及音像物证检验的任务

    第二十一章音像物证技术(二):声音及其鉴定
    **节声音、语音、声(语)音辨识及声纹鉴定
    第二节声纹鉴定的主要内容及说话人鉴定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说话人鉴定的主要仪器设备、方法和声纹谱
    第四节声纹鉴定的样本提取及说话人鉴定的结论种类
    第二十二章音像物证技术(三):图像物证及其检验
    **节图像概述
    第二节人像照片检验
    第三节变造、伪造图像的检验
    第四节动态图像摄录设备的检验
    第五节动态图像内容的检验

    第二十三章电子物证技术
    **节电子物证概述
    第二节网络传输过程与鉴定机理、功能
    第三节电子物证的发现与提取
    第四节电子物证的鉴定技术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