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学理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学理论

  • 作者:姚文放
  •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4381966
  •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 页数:267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翼,它与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足鼎立而具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对象、方法和功能。文学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对文学作品作一般性的评价和分析,而是从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对文学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进行深入的把握,进而为文学创作和欣赏活动构成一种必要的理论参照。因此在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时候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如何?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如何?文学理论的理论范围有多大?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对于这些问题能否形成全面、完整的认识,直接牵涉到能否正确运用文学理论、发挥文学理论的功能以及推动文学发展和繁荣的问题。
    本书包括文学本质论、文学特征论、文学功能论、文学发展论、文学创作论等部分。
    文章节选
    **章 文学本质论
    第三节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
    二、文学语言与其他艺术语言的比较
    如果说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所运用的艺术媒介也是一种“语言”的话,那么将其与文学语言相比较,便可见出文学语言��特点。我们试举其中两个有代表性的方面加以比较:
    文学语言与绘画语言之比较。绘画语言是在二维空间借助焦点透视或散点透视的方法造成一种与原型相似的逼真的感觉,并通过截取情节发展“不到顶点”的横断面,在凝固的画面中暗示整个情节从过去到未来的全部发展,同时通过鲜明可感的线条和色彩诉诸人的直观,造成历历在目、毫发毕现的视觉印象。文学语言也要塑造形象,但从文学语言本身来看,却并不构成可供直观的画面和图景,文学语言只是提供一种语词概念,让人根据这些语词概念来进行想象,将其转换成宛在目前的视觉形象,进而在头脑中恢复事件发展的全部有声有色的过程。例如冯骥才的小说《炮打双灯》中描写主人公牛宝试制焰火“炮打双灯”成功时的景象:
    牛宝往药里又加了些木炭。两人在房后空地上试了两个,真鼓捣成啦!一响过后,打炮筒里飞出两条亮线,一红一绿,直上天空,老高老高,跟着变成一红一绿两盏灯,极亮极艳,照得天都暗了。窦哥看去,这双灯不在天上,而是在牛宝眼里;那大眼眶子中间,绚烂五彩,烁烁照人。
    这段文字既可以说是一幅绚烂多彩的图画,但又与真正的图画截然不同,它并没有像文字中所描绘的大红大绿的色彩和亮如白昼的景象,也就是说并没有视觉的直观性和确定性,但是它却能够通过文字引起更加丰富的想象,在形象思维中激发起大大超过文字表达的视觉印象。总之,文学语言与绘画语言相比较,因语词概念的作用而表现出间接性和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提高了丰富性和弥散性,这就增强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力。
    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之比较。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有共同之处,它们作为符号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能像线条、形体、色彩那样直观、可感。但是文学语言则表现出更明显的间接性。 ……
    目录
    绪论
    **节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第三节 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
    第四节 文学理论的理论范围
    第五节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章 文学本质论
    **节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一、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二、文学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
    三、文学的相对独立性
    四、文学对社会结构中其他部分的反作用
    第二节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一、人类对于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
    二、文学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文学的反映对象以人为**
    四、文学的反映建基于价值联系
    第三节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
    一、文学以语言为艺术媒介
    二、文学语言与其他艺术语言的比较
    第二章 文学特征论
    **节 文学的形象性
    一、什么是文学的形象性
    二、托物言事的蕴涵性
    三、因小见大的概括性
    四、以情动人的感染性
    第二节 文学的典型性
    一、什么是文学的典型性
    二、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三、典型化及其原则和途径
    四、典型与意境
    第三节 文学的真实性
    一、真实性与假定性
    二、真实性与逼真性
    三、艺术真实的内在构成
    第四节 文学的倾向性
    一、文学倾向性的丰富内涵
    二、文学倾向性的存在方式
    三、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作品的客观意义
    第三章 文学功能论
    **节 文学功能的分类
    一、文学功能的多样性
    二、文学的几种主要功能
    第二节 文学的诸种功能的辩证关系
    一、融理于诗
    二、寓教于乐
    三、“为艺术而艺术”辨
    第三节 与文学功能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文学的多元取向和综合效应
    二、文学的功能范围和功能限度
    第四章 文学发展论
    **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
    一、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诸种学说
    二、文学艺术的起源是多元与一元的统一
    第二节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
    一、社会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第三节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互动
    一、艺术生产及其内在构成
    二、艺术消费与物质消费的界说
    三、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辩证关系一
    第四节 文学的纵向流变
    一、对于**文学传统的继承
    二、对于文学传统的革新
    三、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第五节 文学的横向交流
    一、不同民族文学的交流促进文学的发展
    二、批判吸收,洋为中用
    第五章 文学创作论
    第六章 文学风格论
    第七章 文学作品论
    第八章 文学语言论
    第九章 文学鉴赏论
    第十章 文学批评论
    新版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