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文研究概述
**节 回文形式与回文修辞格
在汉语中,回文形式尽管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用规模较小,还不足以受到理论方面的应有重视。直至有了大制作,回文形式才得以高扬起自己的旗帜。
要无愧于这种大制作的称号,其前提是必须具有制造轰动效应的能力,而通常只有点缀功能的回文形式的一般语句难以担负引起特别关注的重任,只有通篇使用回文形式的文学作品才有可能成为这种“明星”。
至于*早的通篇使用回文形式的文学作品出于何人何时,现在尚存争议。不过,这种作品应该使用的体裁,却可以推断一下。回文形式的语句多具有整齐化的特点,即使不在诗歌中,也往往因形式齐整而或多或少地像诗句。诗句化的语言形式自然易于同诗歌发生较为密切的关系。这似乎曾经是一个预示:回文形式可能会伴随着诗歌的繁荣而走向成熟,进而写下自己的辉煌。后来的事实也基本证明了这一点。
有学者认为,三国时曹植的诗作《镜铭》,当是*早的回文形式的独立文学作品。例如:
至于出自历代大家手笔的回文,就更不是纯文字游戏的东西了。比较可以一读的就有好些,如曹植的《镜铭》,王融的《春游回文诗》,苏轼的《题织锦图回文》、《题金山寺》,王安石��《梦长》、《碧芜》,阙名的《龟山回文》等,内容上的叙事、写景、抒情,与形式上的字字回环是相谐调的,给人以美感。(时煜华《论“回环”辞格的形式美》)唐代皮日休认为,回文诗始于晋代温峤。南宋魏庆之的《诗人玉屑》认为,晋代傅咸、温峤始作回文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