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在开始学习艺术导论这门课程之前,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艺术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中外文艺史上许多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探索,在其漫漫的论争道路上,争论的话语从来没有停息过。这不是一个通过定义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在人生世界中不断体验和思考的问题。
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人生��地,便是情使”。人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在于人比自然界的物质或生物多了一颗有情之心。随着人类脱离大自然母体、走向精神的觉醒,按照自然本性生活的原始和谐结构一去不返,在人类与对象世界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关系之前,他只能用惊恐、孤独而又焦虑的眼光打量世界,将种种思量向内在方面凝结,从而形成了人的丰富而幽微的精神世界。所谓艺术,就是觉悟有情,就是心灵触动,技术不是艺术,必须在技术上再加上一种他物,即人性的力量,然后才能成为艺术。艺术格外牵涉到人的情感结构和感性活动,因此在这个工具至上、技术决定论的时代,那么多的哲学家、美学家在强调艺术对生命的解救意义。存在主义哲学甚至把艺术的本质阐述为真理,因为艺术抵御着情感枯索、生趣匮乏、天人不亲的文明后遗症,守卫和呵护着人类的心灵,艺术是人类生命意义和情感追求的重要支持和底蕴。
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艺术,艺术一直伴随着我们人类集体和个体的成长,无论我们是在前进、还是徘徊,抑或痛苦、或怀疑的时刻,它都忠实地陪伴着我们,并且*终能让我们的步伐迈得更加矫健一些,能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为宽广和丰富。艺术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体的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充分地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艺术修养可以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因而能够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虽然对艺术的需求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我们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却很少很少,对于传达人性信息的艺术,我们的认识也是极其有限的。艺术像一个魂灵,人人都觉到了它的存在,却无人证明过它的性质,以至于我们无时不在为这样的问题而烦恼:到底什么是艺术呢?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艺术呢?怎样从艺术的欣赏走向艺术的创造与表现?其实,上述问题并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一本书就能解答的,也许这就是艺术世世代代流传不息的魅力所在吧。今天,我们编写的这本书,也只是想把编者曾经感受到的、体验到的情绪和谜一般的诱惑尽可能地借助文字传达出来,和青年朋友们在神奇的艺术宫殿里一同倘徉。请相信,艺术与任何人无隔,用艺术的方式把握生活的能力,并不是少数几个天才的艺术家特有的,而是属于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的,因为大自然给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赋予了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