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代中国的民族身份表述来说,2004是热闹的年份。就在上述龙的“传人”和“情怀”四处唱响的同年,一家出版机构在北京精心推出了一部可谓与之“叫板”的长篇小说《狼图腾》。借助“巨龙”身份的社会前提,出版策划人以尖锐的提问向读者**此书,问题直指每位国民的集体认同:我们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①一石激浪,问题很快引起了各界的热烈反应和回响。
其实问题的提出者不是出版人而是原作者。是出生于北京的小说家对“龙传人”身份的地位与沿袭提出了挑战。细读原著本身,以其内容和类型来看,这洋洋数十万字、被誉为“旷世奇书”的《狼图腾》,堪称一部人类学小说。其中所含的三个基本主题都与人类学的当代热点相关,即:身份、族源与国民性。而且在全书的结构安排上,其前叙后议,分别包含对“狼”、“狼地”、“狼性”的故事描写以及对“游牧”、“民族”和“狼图腾”的理论分析,在风格上差不多已类同于一部关于草原族群及其生存意义的“实验民族志”或“历史人类学”作品了。
对于“中国人”的民族身份问题,《狼图腾》通篇都在追问和质疑,进而更是通过小说里的主叙人物在*后的“讲座与对话”章节中进行了系统表述。
多年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在编上一届哈佛一燕京苏州论坛会议论文集的同时,要忙于筹备即将召开的下一届学术会议。面对堆放在桌上的第六届会议的25篇论文和讲话稿,以及即将举行的第七届会议的与会者名单和论文摘要,真是感触良多。
哈佛一燕京学社在中国资助的人文项目历史悠久,且名目很多,但作为主办方之一、并以哈佛一燕京学社校友为与会主体的学术年会也许只有两个:一是2001年开始逢单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哈佛一燕京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另一是1995年开始在南京大学、之后又迁至苏州逢双年召开的系列会议,至今已有六届,并正式改名为“哈佛一燕京苏州论坛”。第七届年会亦即将在苏州召开。这一双一单,一南一北,使中国内地以及东亚其他一些**和地区的哈佛~燕京校友,每年有一次聚会、共同探讨一些当下的重大议题。与会者从各自的学术领域出发,跨学科分野,融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努力开掘具有广泛意义的本土知识和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