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考研路
我的总思路是:合理定位,早做决定;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劳逸结合,持之以恒。
在做真题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检测,然后细致分析和研究,即使不严格按照标准时间也要用心去体会出题风格,只有适应了出题风格,做题的正确率才能提高。
在总结笔记时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是把往年的考题在笔记中标明,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于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
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来以后,我们会对整体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
选择考研,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考研不是冒险,而是一种博弈,有我们需要足够的信心和毅力,更不能缺少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和思路。
——题记
考研成绩出来一段时间了,很早就想把这一年多来的经历写出来,不单是为了纪念这次奋斗的过程,也为了给准备明年考研的有志者参考。我的总思路是:合理定位,早做决定;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劳逸结合,持之以恒。
合理定位,早做决定。这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决定考不考,另一个是选择专业和学校。准备考研的过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过程:付出和回报未必会成正比,而且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考上研未必就会有更好的出路,因此每个人在决定之前一定要仔细斟酌。做出一个选择就意味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仅是**和时间,还有机会。我选择考研缘于我对专业的热爱和自感专业知识的匮乏,希望通过更高层次的学习来系统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当然,也是希望自己有个更高的起点和更好的未来。下一步,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我要考“社会保障”专业是很早就决定的。我的本科专业是社会工作,这在内地是一个新专业,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然而我喜欢它,因为它教会我们用专业的方法去帮助遇到困难的个人和家庭。在选择学校上我颇费心思,由于本科学校一般,加上全国招收社保研究生的学校并不多,这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到了压力。*终,我选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社会保障专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学科带头人郑功成教授的许多学术见解让我十分信服。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传说中的“三跨”(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