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尊崇“智”的民族。
每一个中国人,大多是听着这样的历史故事长大的: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曹植七步成诗、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些故事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于“智”的欣赏,对于“智者”的羡慕。
中国人崇尚智慧,更体现在对“智”的宽广理解中。相比起英语中的
“intelligence”以及其衍生出的“intelligent”、“intelligently”、“intelligential”等仅与智力、理解力相关的词汇,中国人的“智”,从古代到现代、从表象到深层,其含义显然深刻得多。智商、智力、智能、智慧、智谋、智略、睿智、才智、理智、心智……每一个与“智”相关的词,都在含义上、属性上、程度上有着细微而又无法忽略的差别。
智慧,在人们眼里,首先是一种天赋。在这基础上的智慧却又是一种与人的思想、观念、品行、情操、反应等密切相关的特殊能量。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在中国人心中,“智”究竟包含着哪些具体的方面与因素。
智,先知也
将“智”与“道”联系在一起,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智慧观*大的特点。在古汉语中,“知”与“智”本是一对古今字。“知”为古字,表本义(和部分引申义),“智”为今字,专表某一引申义。从字形上看,中国历来就有“知日为智、日知能智”的说法——日在天上,故知天命为智;日有过去未来,故知古今为智;每天知晓每天的事情,便是智慧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