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近代中国的“歧路人”——罗家伦评传
QQ咨询:
有路璐璐:

近代中国的“歧路人”——罗家伦评传

  • 作者:张晓京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8671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 页数:366
  • 定价:¥26.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068671
    • 作者
    • 页数
      366
    •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01日
    • 定价
      ¥2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应该说是罗家伦*有心得、*有建树的领域,也被认为是他“飞黄腾达”的“不拔之基”。但是,无论是罗家伦年仅三旬即出任国立清华大学的校长时期,还是他执掌**大学近十年的光阴,“赫赫声名”的背后却是难抵毁誉参半的忧伤和壮志未酬的遗憾。抗日战争期间,面对**的民族危机,罗家伦的的确确是发挥他“学者化”的“政治人”与“政治化”的“文化人”的优势和特长,在**大学校长的任上,他著书立说,撰写了《新民族观》、《新人生观》等著作,从中华民族起源的角度,构建其“新民族”的理论体系,以“文明史”替代“政治史”,强调政治的统一与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通过从体格、品格等多方面塑造“强者”的形象以影响青年,试图培养一代具“新人生观”的“新青年”,以应对民族生存的危机。无奈,这些努力虽在当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是随着他的去职,也都一一销声匿迹。出使西北,在饱览河山壮美之余,目睹“建设的落后”,“政治的腐败”,“分裂的危机”,罗家伦也曾经忧心忡忡,言辞恳切地上书**政府和蒋介石,发出”经营趁早”的呼吁。然而,所谓“开发西部”对于忙于内战的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而言,无非是一个暂时安定边疆的权宜之策,
    文章节选
    **章“**时代风潮”——罗家伦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学生运动
    美国华裔学者张灏曾经将1895-1920年前后大约25年的一个时间段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代”,他认为“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由传统过渡到现代、承前启后的关键时代。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思想知识的传播媒介或者是思想的内容均有突破性的巨变。”①“这样的大转折时代并不多见,除了春秋战国和魏晋,就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蔓延至今、而未完成的现代性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是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且也是思想意识的转换,因而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就成为一部范式转换的思想史。”②而笔者的研究对象——罗家伦就诞生并成长在这样一个中华文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动荡年代,他的思想演变就是以此一变局为大的历史背景并充分反映了此一时代大潮的起伏跌宕。1917年秋,罗家伦考入新文化的策源地——北京大学,他以《新潮》为阵地,热烈地拥抱新思潮,激烈地批判旧传统,倾心创造新文学。在爱国运动的狂飙中,他拍案而起,义无反顾地投入争取“国权”的斗争,成为北京大学学生运动**群体中的一员。正如国民党内**的理论家陶希圣所言:五四这个时候是志希先生名望事业的发轫时期。”
    一、“二十世纪中国之新学生”——罗家伦童年时代的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时代的学校教育
    (一)
    罗家伦,字志希,1897年12月21日诞生于四川南昌。罗家伦是父亲罗传珍与原配周氏夫人的**个孩子,也是11个史弟姊妹中的长史。按照中国的传统,长史往往要承载*学生的家庭责任和“稳重厚道”、“少年老成”的品德和气质。
    ……
    目录
    回到大历史的“现场”
    引言——回到“现场”
    **章 “**时代风潮”——罗家伦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学生运动
    一、“二十世纪中国之新学生”——罗家伦童年时代的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时代的学校教育
    二、“**之世界新潮”的“弄潮儿”——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罗家伦与“新潮社”
    三、“一笔写出五四潮” ——罗家伦与“五四”学生爱国运动
    第二章 “国难一时未已,当储学以救民族的沉沦” ——罗家伦与他六年的海外“求学问之路”
    一、“关了罗马史,翻开思想书”——罗家伦的六年美欧游学生活
    二、“为学术而学术”?——罗家伦美欧游学期间的“学术的兴趣”
    三、“对于**辞不了的义务”——罗家伦美欧游学期间的“社会的兴趣”
    第三章 “教育救国”——罗家伦的教育管理实践和教育思想
    一、“党务教育”的“正规化”、“学术化”——罗家伦与**政治学校
    二、“新清华”的“学术独立”——罗家伦与国立清华大学
    三、建设“复兴民族文化的大本营”——罗家伦与国立**大学
    四、建设“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和塑造“强者”的“新人生观”——罗家伦的“大学之道”和教育思想
    第四章“闲职”不“闲”——罗家伦的西南、西北“宣抚”和他的“新边政观”、“新民族观”
    一、“滇黔寄兴”——罗家伦的西南边疆考察
    二、“经营趁早”!——罗家伦的西北边疆考察
    三、“新疆——中华民族的屏障”——罗家伦与新疆监察区监察使一职
    四、“**是民族的**,民族是**的民族”——罗家伦的“新民族观”
    第五章 “悲惨的光荣”——罗家伦与国民党政权和印度政府的“建交”和“断交”
    第六章 “痛定思痛”——罗家伦在台湾
    结语——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体制内”和“体制化”知识分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