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三个时期的创作与不管与“民间”呈现为何种关系,但一直没有远离民间,他一直在找寻一个与民间对话的*好角度。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在他所有的创作中一直没有隐去的一个人物,就是韩少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其中的审视目光,即使在《马桥词典》中,他也时常站出来引证历史,解释词条背后的文化内涵。韩少功正是抱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和清醒的思考意识,在与民间的不断对话中,发现了民间的意义所在,并认识到这种意义的珍贵性。这是韩少功的可贵之处。但是正因为这种强大的知识分子理性精神使得韩少功更倾向于抽象出民间世界的意义所在,这种抽象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把民间厚、粗糙、随心所欲的嚣张——这些*实在、*可爱的沙粒过滤掉了,观念形态的生活相对于民间的本真世界而言,其内在的活力总是要受到某种限制的。所以我们不知道韩少功在“马桥”之后将会走向何方。我们也不知道民间在韩少功今后的创作中又会呈现出何种形态。但在韩少功与周围世界的对话决心书义的变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心路历史和一个艺术精灵的不倦寻找,他经当代文坛已经带来的或正要带来的艺术世界都会引起人们深切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