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的爱我的自由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的爱我的自由

  • 作者:(美)伊莎多拉·邓肯(Duncan I.)著
  •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ISBN:9787801730718
  •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01日
  • 页数:324
  • 定价:¥2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现代舞创始人、**舞蹈家,把解释性舞蹈提高到创造性艺术地位,她是先驱者。在生活中,邓肯更是以奔放的情爱和强烈的母爱来体现其独特的生命认知。一直到自传的*后,邓肯的生活和她的开篇一样艰难和拮据,她的历经判道给她带来了荣誉也给她带来了批判。在*后一章,邓肯甚至还发出“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的疑问,可是一直以来,她是自由的。也许直到现在,了解现代舞,或者说了解邓肯的艺术形式的人并不太多。人们对她那种只觉得已成的清规戒律令人不快,于是她就选择了自己的方式的追求,对生命人性的态度,有了近百年而更为激越的共鸣……在这本书的序里,邓肯这样写到: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如实地写下自己的生活经历,都会成为一部杰作。这部自传被称为世界传记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书是现代舞创始人,美国**舞蹈家邓肯的自传。在这本自��中邓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生活是一种冒险、一种感受、也是一种表现形式。"在表现生活艺术的舞台上,邓肯更是以奔放的情爱和强烈的母爱来体现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在自传中它尽情阐述了她对生活的态度,生动的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亮丽生命的耀现。
    文章节选
    当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离了婚,所以我从没见过父亲。有一次我问姨妈我是不是有过爸爸,她回答说:“你爸爸是个大恶魔,他毁了你妈妈的一生。”从那以后我总是把爸爸想象成长着角和尾巴像画册上恶魔的样子。当学校里其他的孩子说起他们的爸爸时,我总是一声不吭。
    我七岁时,我们住在三层楼上两间房子里家中徒有四壁。有**听到前门铃响我跑
    过客厅去开门看到门口站着一位头戴高顶黑色大礼帽的英俊绅士。他说:
    “你知道邓肯太太住在哪儿吗”
    “我就是邓肯太太的小女儿。”我答道。
    “这就是我的翘鼻子公主这个名字是我小时候他给起的吗”这位陌生人说。
    他猛地把我抱在怀里,不停地亲我,脸上满是泪水。我一下子懵了,问他是谁,他泪流满面地说:“我是你爸爸。”
    听到这里,我高兴得不得了,忙冲进屋里去告诉家里人。
    “来了一个人,他说是我爸爸!”
    母亲一下子站起来,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跑进隔壁房间,随手锁上了门。我的一个哥哥钻到了床下,另一个藏进了碗柜,我姐姐则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
    “叫他滚开!叫他滚开!”他们喊道。
    这让我非常吃惊。但我是个懂礼貌的孩子,我走到客厅对他说:“家里人不舒服,今天不会客。”一听这样,陌生人拉起我的手,要我陪他出去走一走。
    下了楼来到街上,我快步跟在他身旁,感到困惑不解:眼前这位英俊的先生真是我爸爸吗可他既没有长角也没有长尾巴,与我以前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他带我来到一家小冷饮店,给我买了冰淇淋和蛋糕,让我吃了个够。我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时,却发现全家人沮丧万分。
    “他很英俊。明天他还要来给我买冰淇淋呢!”我告诉他们。
    可家里人都拒绝见他,不久他就回他洛杉矶的家里去了。
    从那以后,我有好几年没见到父亲,直到他再次突然出现。这一次,母亲很大度地见了他,他送给我们一套漂亮的房子,房子里有很大的舞蹈室,还有一个网球场、一个仓库和一间磨房。这是在他第四次发财时置下的产业。他以前曾发过三次财,但三次都破了产。他第四次发财*后又破产了,房子和其他家产都没了。可我们毕竟在里面住了好几年,它成了我们躲避惊涛骇浪的港湾。
    在父亲破产以前,我常能见到他。我知道他是位诗人,并且很欣赏他的作品。他有一首诗,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我一生事业的预言。
    我之所以提到父亲,是因为他给我的童年留下的印象对我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我那时把伤感的小说作为精神食粮,另一方面在我的眼前是活生生的不幸婚姻的例子。我的整个童年时代,似乎都没走出这位谁也不愿提及的、神秘的父亲的阴影。“离婚”这个可怕的字眼儿,一直深深地铭刻在我敏感的心中。由于对这些事情我无法从任何人那里问出个所以然,因此就只好试着自己分析原因。我读的小说中的大多数婚姻都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结局,在这里就没有必要细细列举了。但有些小说,特别是乔治·艾略特的《亚当·比德》,书中描写了一个女孩未婚而育,结果这位可怜的姑娘遭到了世人的侮辱和唾弃。在这类事情上,妇女总是受到伤害,这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我把这些事情和父母的婚姻悲剧联系在一起思考时,我立即决定要与不公正的婚姻作斗争,反对结婚,争取妇女解放,争取每一位妇女都有权按自己的意愿决定要几个孩子,而不受社会的歧视和伤害。这些想法产生于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的头脑中,说来似乎很奇怪,但是当时的生活环境的确让我早熟。我研究过婚姻法,了解到妇女奴隶般的地位,这使我更加义愤填膺。我开始用探询的目光去观察母亲的已婚女友们的脸,我感到每张脸上都有魔鬼的影子和奴隶的痕迹。那时我就发誓,永远不要把自己降低到如此卑贱的地步。我终生恪守这个誓言,为了这个誓言我甚至不惜与母亲闹别扭,遭受世人的误解。苏联政府的善举之一便是废除了旧的婚姻制度,两个自愿结合的人只要在一本小册子上签上名就可以了。签名的下面印着:“本签字不需要任何一方承担任何责任,并可根据任何一方的意愿而废止。”这种婚姻是一切有自由思想的妇女所赞成的惟一的形式,也是我赞成的惟一的婚姻形式。
    现在我认为我的想法或多或少地和每位有自由性格的女性有相同的地方,可二十年前我拒绝结婚和争取不婚而育权利的行为却招致了许多非议。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观念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认为今天的知识女性大都会同意我的观点,那就是任何婚姻道德观念都不应该成为女性追求自由精神的枷锁。虽然如此,有知识的女性还是一个一个地结了婚,道理很简单,因为她们没有勇气站起来维护自己的信念。如果你看一看近十年的离婚统计数字,你就会相信我说的是实话。听我宣传过自由婚姻思想的许多女性都胆怯地反问:“可是谁来抚养孩子呢”在我看来,这些人之所以认为婚姻形式必不可少,是因为觉得这种形式能迫使男人承担起抚养孩子的义务,这岂不是说明你嫁的实际上是一个你感到很可能会拒绝抚养孩子的人吗?这种假定未免太卑鄙了吧,因为你在结婚的时候就已经认定对方是一个不道德的人。我虽然反对结婚,但对男人的评价还不至于差到认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恶棍。
    由于母亲的原因,我们的整个童年都充满了音乐和诗歌。每到晚上,她坐在钢琴前,一弹就是几个小时。我们作息没固定时间,她也从不用各式各样的规矩来约束我们。相反,我倒认为母亲忘记了我们,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在她的音乐和诗歌中了。她的一个姐妹,我们的奥古斯塔姨妈也极有天分。她常常来我家看我们,并经常参加一些私人的业余演出。她长得很美,有一双黑色的眼睛和一头乌亮的黑发。我还记得她穿着天鹅绒的“黑短裤”扮演哈姆雷特时的样子。她有一副好嗓子,要不是她父母把所有和戏剧相关的东西都看成与恶魔有关的话,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很有前途的歌唱家。我现在才明白她的一生是怎样让今天看来难以解释的美国清教徒精神毁掉了。美国早期移民随身带来了这种精神观念,后来也从没有完全抛弃掉。他们以专横的方式把自己的性格力量强加给了这个荒蛮的**,以惊人的方式驯服了原始的印第安土著和野兽。同样,他们也一直在驯服自己,这就给艺术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奥古斯塔姨妈从小就受这种清教徒精神的摧残。她出众的美貌、优雅的仪态和美妙的歌喉,全都被埋没了。那时人们都会说:“我宁愿看着女儿死去也不愿看到她出现在舞台上”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今天的男女明星们连*为排外的社交圈子都可以出入,过去人们的那种思想观念简直无法理喻。
    我想,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爱尔兰血统的缘故,我们家的孩子们对这种清教徒的暴虐都极为反对。搬进父亲送给我们的大房子里后,发生的**件大事就是我哥哥奥古斯丁的剧院在粮仓中成立了。我记得他从客厅中的皮毛毯子上割下一小块做胡子,扮成瑞普·凡·温克尔。当我坐在一个饼干桶上看他演出时,感动得流出了眼泪,他演得太逼真了。我们都是感情很丰富的孩子,一点也不想压抑自己。
    奥古斯丁的这个小戏院越办越好,在附近有了不小的名气。受此启发,我们便组织了一个剧团到沿海地区巡回演出去了。我跳舞,奥古斯丁朗诵诗歌,然后我们演了一出喜剧,伊丽莎白和雷蒙德也参加了演出。虽然当时我只有十二岁,其余的人也不过十几岁,可是我们在圣克拉拉、圣罗莎和圣巴巴拉等海滨地区进行的演出非常成功。
    反对当时社会的狭隘意识,反抗生活中的种种束缚和限制,以及对宽容的东方世界的日益向往,是我童年时期的精神基调。当时我经常给家里人及亲戚没完没了地说我的思想,*后总是这样结束谈话:“我们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在这里我们会一事无成。”
    在我们家,我是*有勇气的人。当家里没有食物的时候,我总是自告奋勇到肉铺去,利用我的小聪明让肉铺老板赊给我几块羊肉。家里人也总是让我去面包铺,想出各种理由说动老板继续让我们赊购面包。在这些差事中,我总能体会到冒险的乐趣,特别是当我成功的时候。当我带着战利品,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家时,心里高兴得就像一个抢劫成功的强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因为能够用花言巧语从凶恶的肉铺老板那里哄骗到东西,让我具备了一种能力,使我后来能够对付那些狡诈的经纪人。
    我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看见母亲守着一堆东西哭。她给一家商店织了东西,可人家却不收了。我从她手里接过篮子,把她织的一顶帽子戴在头上,把她织的手套也戴上,然后挨家挨户地去推销。我居然把这些东西都卖完了,而且得的钱比卖到那家商店还要多一倍。
    我常听到一些家长说,他们努力工作就是为了给孩子们留下很多钱。不知他们是否意识
    到,这样做恰恰剥夺了孩子们的冒险精神。他们给孩子留下的钱越多,对孩子的伤害也就越大。我们留给孩子的*好遗产就是让他们自己闯天下,完全用自己的双脚走路。因为教舞蹈,我姐姐和我曾去过旧金山*富有的家庭。对那些富家子弟们,我不仅一点也不羡慕,反倒可怜他们。他们生活在狭隘而愚昧的世界里,令我十分惊异。同这些百万富翁的孩子们相比,我好像在各方面都比他们富有一千倍,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使生活更有意义。
    我们的舞蹈学校名气越来越大了。我们把我们的舞蹈称为新舞蹈体系,可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什么体系。我完全是即兴表演,凭着想象进行创作,想到什么漂亮的动作就教什么。我*早表演的舞蹈之一是朗费罗的诗《我把箭射向天空》。我常背诵这首诗,并常教孩子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诗的含义。到了晚上,母亲给我们弹奏钢琴时,我就即兴编创舞蹈动作。那时,有位可爱的老太太常在晚上到我们家来,她是我们家的朋友。她曾在维也纳住过,并说看见我就想起了**的意大利芭蕾舞演员范妮·埃斯勒。她常向我们讲述范妮·埃斯勒的辉煌成就,还常常说:“伊莎多拉会成为第二个范妮·埃斯勒的。”她的话激励了我的勃勃雄心。根据她的建议,母亲把我带到旧金山一位很有名气的芭蕾舞老师那儿去学习,可我一点也不喜欢他教的课。老师要我用脚尖站在地上,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就说“因为这样美”,我说这样既难看又别扭。就这样,上了三节课后我就走了,而且再也没回去。他竟然把这种做作而陈腐的体操动作称为舞蹈,这只能扰乱我对舞蹈的理想。我理想中的舞蹈可不是这样的。我也说不清楚我理想中的舞蹈究竟是什么样子,可我却感觉到有一个无形的世界,只要我能找到钥匙,就可以在这个世界里畅游。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具有非凡的艺术潜质了,它之所以没有被扼杀,是因为母亲的勇敢和不屈的闯荡精神。我认为,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应该从小时候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的所谓“教育”,恰恰使孩子变得平庸,剥夺了他们展现和创造美的机会。当然这样也未尝不可,要不然谁来当文明有序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成千上万的商店店员和银行职员呢
    母亲有四个孩子,如果遵照传统的教育制度,也许她早把我们变成居家过日子的普通人了。有时候她也很惋惜:“为什么四个孩子非得都当艺术家,就没有一个本分的呢”但实际上正是受她追求美好和不甘平庸的精神影响使我们成为艺术家的。母亲对物质生活毫不计较,她教育我们要看淡身外之物,对房子、家具和各种用品等都不要太放在心上。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我终生都没戴过一件珠宝。她告诉我们说,这些东西其实都是生活中的累赘。
    辍学后,我开始大量地读书。那时候我们住在奥克兰,那有一个公共图书馆,虽然离家很远,但我总是蹦蹦跳跳地跑着去。图书管理员是一位可爱的漂亮女子,叫爱娜·库尔伯斯,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女诗人。她鼓励我读书,每当我跟她借好书看时,她总是非常高兴,美丽的眼睛里闪烁着火一样的热情。后来我才知道我父亲曾和她热恋过一段时间。她显然是我父亲终生挚爱的人,也可能是这条无形的命运之线把我们连在了一起。
    那时,我读遍了狄更斯、萨克雷、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还有其他人的无数小说,无论好坏,也无论能给人启迪还是误导,我都贪婪地阅读。我常常就着白天捡来的蜡烛头的亮光整夜整夜地读书。那时我也开始写小说,还编过一份报纸,从社论到当地新闻和短篇小说都由我一个人来写。另外我还坚持写日记,为此还发明了一种秘密文字,因为当时我有一个无法告诉别人的天大的秘密:我恋爱了。
    除了儿童班以外,姐姐和我还收了一班年纪稍大的学生,姐姐教他们跳“交际舞”,也就是华尔兹、玛祖卡、波尔卡一类的东西。在这班里有两位年轻人,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是药剂师。药剂师长得很漂亮,还有一个很可爱的名字:弗农。当时我十一岁,可是因为我盘起了头发,又穿着肥大的衣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一些。像《丽塔》中的女主人公一样,我在日记中写道,我狂热地爱上了一个人,而且我相信是这样。弗农当时觉察出来没有,我就不知道了。在那个年龄,我实在不好意思向他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一块参加舞会时,他几乎每一场舞都同我跳。舞会结束后,我总是无法入睡,直到凌晨三四点钟还在写日记,记下我难以平抑的激动心情:“在他的怀抱里飘飘然。”他白天在大街上的一家药店里工作,为了能从药店门前走过,我常常要走上几英里的路。有时我鼓足勇气走进去说一句:“你好吗”我也找到了他住的房子,晚上我常从家里跑出来去看他窗口的灯光。这种单相思一直持续了两年之久,我感觉非常痛苦。后来,他宣布要与奥克兰**社会的一位年��小姐结婚了,我只好把痛苦和绝望都写在日记中。我清楚地记得他结婚的那天,我看见他与一位头戴白色面纱、相貌平常的姑娘走出教堂时我的心情有多么难过。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我*近一次在旧金山演出时又遇到了弗农,当时我正在化妆间化妆,一位白发苍苍的人走了进来,不过那人看上去很年轻,也非常漂亮。我马上认出他就是弗农。当时我想,过了这么多年,我总可以告诉他我年轻时的感情了吧我原以为他会让我逗乐了,可谁知他听后非常害怕,并马上谈起他的太太,那个相貌平常的女子。她好像还活着,他从来没背叛过她的感情。有些人的生活多么单调呀
    这就是我的初恋。我疯狂地恋爱,我相信从那时起我就没停止过疯狂地恋爱。现在我正从*近一次爱的打击中慢慢恢复爱的伤痛,看来这次打击太猛烈、太残酷了。可以说,我现在正处在*后一幕开幕前的休息间隙。也许我的爱情剧已是*后一幕了吧我不知道。我也许会出版我当时的影集,问一问读者对此有何感想。
    目录
    作者序
    **章 早慧的童年
    第二章 我的初恋
    第三章 青春的野菊花
    第四章 舞台生涯的开端
    第五章 初遇大师
    第六章 伦敦在召唤
    第七章 遭遇激情
    第八章 在塞纳河畔
    第九章 激情澎湃的罗丹
    第十章 布达佩斯之恋
    第十一章 爱情的晕眩
    第十二章 朝圣杀腊
    第十三章 雅典娜神庙前的遗憾
    第十四章 优雅的瓦格纳夫人
    第十五章 再坠情网
    第十六章 智慧的芬芳
    第十七章 爱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编辑推荐语
    天才的命运――读邓肯自传《我的爱我的自由》刘丽明
    我喜欢读天才的传记,尤其是他们的自传。因为我们总想从神秘的命运中把握点什么,天才的轨迹,它偏离我们普通人聚集的**,处于常人达不到的*外端,在理智与疯狂的边缘,在人神的交界处,它独立的,不受人气的相互熏染,因而能以其纯洁性*鲜明*完整地昭示出命运的意图。
    命运总有一个意图,老天让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伊莎多拉·邓肯在她的自传里,常常显示出她对这意图的**自觉和**盲目。当她的舞蹈不被人理解时,她是自觉的。只有一次,因为穷得实在扛不过去了,她跳那种迎合观众胃口的“带劲儿”的舞,这一个星期让她恶心得要命,后来,她得到了一些艺术家和名人的赏识,商业上仍无成功,还是穷。这时有一个德国的经理自认为给邓肯带来了天大的幸运,请她去?
    邓肯叫他快走。她说,她将来会去柏林,为歌德和瓦格纳的同胞们跳舞,但要在真正的音乐**里跳。三年后,邓肯的这些“大话”果然实现了,在科隆歌剧院,爱乐乐团为她伴奏。在未得到之前,就敢于放弃,这种惊人的自信,我们不可能有,因为我们没有她那种与生俱来的明确目标和叛逆性。
    年,在寒冷的排练室,邓肯常常一动不动地伫立几个小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思索,并*终找到一切舞蹈动作的弹力**。她反对芭蕾舞学校教育学生把**脊椎下端作为弹力**,她要寻找的则是表现人类精神的源头,在几个月的探索之后,她学会了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这个源头上,于是听音乐时,音乐的光芒与振动就能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个源头,在那里形成心灵的幻象,从这个幻象出发,她的身体自由起舞,就能把音乐的光芒和振动表现出来。从邓肯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种创造能力是不可传授的,邓肯说,很小的孩子能够领会,长大以后,在物质文明的反作用下,这种能力和灵性就离开了他们。他很明白。可为什么舞蹈学校成了邓肯终其一生投入巨大热情的无底洞?她不去巡演,把她的经纪人气得半死。邓肯写到她的学校,总是充满希望的,拨开她主观的希望,我只看到,这学校的主要成果是耗费了她巨大的钱财,使她不得不外出巡演,以弥补学校的开支。创造者和传授者是两个角色,邓肯的使命本来是在舞台上创造,如今这个角色变成被动的了,教学生成为主动的了,为什么她的意图与命运的意图变得两岔?这是可敬的也是悲剧性的,挑战的激情使邓肯总是面向着虚无,自从她在舞台上得到了承认,她就在可以享受成果的时候转了向,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乌托邦。
    邓肯的身体就像是专为创造舞蹈而生的,很长时间她那少女的身体都在领教清教徒式的痛苦,她愿意为智慧打开,可是有智慧的人对她的身体敬畏如神,只有俊美的男子能够与她的身体对话,后来,她渐渐世俗化了,有了孩子,情人也多了。可是命运之神总是断她世俗化的后路:一次次的爱情令她失望,车祸夺走了她一儿一女。之前,她因为看到小孩棺材的幻象而心神恐惧,为此避到了乡下,这一避反而避出了车祸,邓肯写道:我们时常选择相反的道路以躲避恶运,但是结果却是在向它迎面走去,不幸的俄狄浦斯王就是这样的例子。邓肯的悲剧不会让我们流泪,但所有的细节都令人过目不忘。
    看完了她的书,我不觉得羡慕她,因为在她的天才、热情和勇气之下,还有巨大的阴影。这是一本如此诚实的书。
    一舞到今天 ——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我的爱 我的自由》
    《我的爱 我的自由》是现代舞创始人、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
    她是一位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新女性,而她的这本自传也可称之为自传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在本书中,她尽情地阐释两大人生命题———爱情与自由;以熔岩般的热情将生命、爱情和舞蹈事业熔炼成文字的光辉,让读者领略到一位伟大妇女非凡的生命力。
    当邓肯还是小女孩时,窘迫的家境让她过早地利用“小聪明”使精明的肉铺老板赊给她羊肉;又略施巧计将母亲的织品换得食物,她很早就懂得在生活的变数中生存。终其一生,她都在各种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断创造着奇迹。她是女性自我觉醒和自我拯救的榜样。对于一些身处逆境,又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而言,读到这部传记,就应当明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昨天的梦想未必不是今天的希望和明天的现实,邓肯以她的亲身经历,向世人展现一个女子从不被承认到备受尊重的过程。
    作为一位拒绝结婚和争取不婚而育权利的美国社会主义者,她为此付出的努力与代价,让后人叹为观止。她好像天生的女斗士,与生活搏斗,与社会上传统陋习做斗争,*终以她的胆识与天才获得了成功。然而,邓肯所承载的文化矛盾与内心的情感纠葛,非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她是如何将苦难转变为幸福的驱动力,使苦难也变成了创作的源泉。
    这是一位历经感情波折的美丽舞者:从懵懂初恋的情怀,到她在匈牙利遇见“罗密欧”感受到的晕眩;她与舞台布景设计师激情的相恋以及接踵而至惨痛的分手;为了筹备她的舞蹈学校而嫁给伦敦的百万富翁;又经历了痛失爱子以及种种的爱情劫难之后,她发誓不再嫁人,可当她遇到俄罗斯天才诗人叶塞宁时,天才的舞蹈家又燃起爱的火花……
    由于邓肯具有超前的女性意识、“坦率得令人发窘”的自白式写作,她的自传在若干年前在中国出版时,引起了相当的轰动。今年8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我的爱 我的自由》是在参考过去译本的基础上,改进了装帧设计,增添了女性艺术的内容。编者对邓肯极力推崇的古希腊妇女神话,给予精美的插图和注解;并对原书中较为难懂的西方文艺理论加以详注。新本自传,好读,好看,重现邓肯的魅力,她独特的舞姿穿越历史的舞台,一舞到今天。(恒文) 生活是一种感受,一种冒险,也是一种表现形式。
    ——邓肯
    在这本记录她一生的自传中,她毫不保留的自我剖析,坦率得令人发窘,生动得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亮丽生命的耀现。
    ——林语堂
    本书荣获:新华网、光明网、中华读书网“畅想2003:提高个人修养十本好书”之一;《羊城晚报》、《深圳商报》2002年底**十大好书之一
    生于离经叛道,伊莎多拉·邓肯,极富浪漫传奇的新女性,她的自传堪称世界传记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书中处处迸裂着熔岩般的热情。近一个世纪亿万人为其充满激情的人生倾倒。“她毫不保留的自我剖析,坦率得令人发窘,生动得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亮丽生命的耀现。”(林语堂)
    邓肯语录:
    生活是一种感受,一种冒险,也是一种表现形式。
    许多人轻率无礼地谈论我,模仿我的舞蹈,但丝毫不理解它。我通过身体的自由摆动来宣扬精神上的自由,如同妇女们脱离紧身胸衣的束缚,穿上一件宽松飘逸的外衣。
    只体验过一个男人的女人就像只听过一个作曲家作品的人一样。
    我看见美国在跳舞,她的一只脚高高地踏在落基山颠,张开的双手从大西洋伸展到太平洋,美丽的头颅耸入云霄,头上戴着千万颗星星组成的金光闪闪的皇冠……
    我们时常选择相反的道路以躲避恶运,但是结果确是在向它迎面走去,不幸的俄狄浦斯王就是这样的例子。
    我们大多数人喜欢读天才的传记,尤其是他们的自传。因为我们总想从神秘的命运中把握点什么,天才的轨迹,它偏离我们普通人聚集的**,处于常人达不到的外端,在理智与疯狂的边缘,在人神的交界处,它的独立,不受人气的相互熏染,因而能以其纯洁性*鲜明*完整地昭示出命运的意图。
    本书是现代舞创始人、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她是一位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新女性,而她的这本自传也可称之为自传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她的私生活充满了迷幻色彩。她以其异想天开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向传统的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像换衣服一样变换情人,为此,有人称她为“**妓女”。在本书中,她尽情地阐释两大人生命题——爱情与自由;以熔岩般的热情将生命、爱情和舞蹈事业熔炼成文字的光辉,让读者领略到一位伟大妇女非凡的生命力。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