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北行小语:一个新闻记者眼中的新中国
QQ咨询:
有路璐璐:

北行小语:一个新闻记者眼中的新中国

  • 作者:曹聚仁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16959
  •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01日
  • 页数:408
  • 定价:¥2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伊始,海外多持观望、怀疑,甚或敌视、妖魔化态度,谣诼纷集。在此背景下,**作家、学者曹聚仁以新闻记者身份,在1950年代,多次从香港北上,访问北京,并游历大陆备地,以客观、中立、公正的立场,深入报道大陆的社会巨变,产生深远影响。自称既不“反共”,也不“亲共”,而是力求“知共”的曹聚仁,录其所见,记其所闻,存其所思,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手历史文献。抗美援朝、合作化运动、反右运动等重大事件均有所记录。本书系大陆初版,堪与作者以战地记者身份留下的《万里行记》前后辉映,并足传世。
    目录
    卷一 北行小语
    序 “自古成功在尝试”
    前词 从“客里空”说起
    初旅
    罗湖——深圳半日
    广州的**个印象
    北行小简
    寄云——飞向北京
    寄S——在北海五龙亭畔
    寄徐伯(讠于)先生——北国的作家生活
    与李微尘先生书——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看法
    与曾心影先生书——本行的外行话
    与P兄书——《四郎探母》的上演
    与L先生书——苏联气氛知多少?
    与周启明先生书——鲁迅逝世二十年纪念
    北行小语
    看“享受”
    一张粮票
    “安得广厦千万间”
    周游全国
    男女问题与性道德
    成人教育与青年教育
    我也谈溥仪
    《新局长到来之前》
    香港人语
    齐白石及其他传记
    我看中共的“八大”
    在鲁迅的墓前
    纪念鲁迅的日子
    沈从文教授在北京
    问题、意见、答案
    闽江橘子红
    东交民巷
    在北京的各国使节
    **的洋人
    东安市场
    八大胡同
    天桥
    琉璃厂
    雨中看“十一”
    颐和园一夕谈
    我的观感
    看棋
    民主人士的处境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百花齐放
    ……
    附录
    大陆观感 庄惠泉
    对曹聚仁先生观感之答案 庄惠泉
    后记
    卷二 北行二语
    引言——与友人书
    **分 东北行记
    第二分 **北京
    卷三 北行三语
    前言
    **分 旅途杂记
    第二分 新事一得
    编辑推荐语
    北行小语:万里归来话故国 / 郑勇
    大陆**刊印的《北行小语》,其实是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版《北行小语》(1957)和《北行二语》(1973)、《北行三语》(1973)三书的合并修订而成。虽然成书时间跨度很大,但写作时间却相对集中于1950年代后半页。
    《北行小语》可以看作《万里行记》的姊妹篇,或者说续集。在曹聚仁四千多万的著述文字中,这两本书有些特出:以学者和作家的身份为人所知的曹聚仁,在这里的角色却是记者,文字间的学识和文采只能说是余事。二书都是他在大江南北游历、采访时所得,不妨称之为行走者的书——说游记或新闻尚不够准确;当然,它们的区别也是显见的:如果说《万里行记》侧重文史地理,以江南地区的文化重镇和历史名城*为精彩的话,《北行小语》则不妨说是游记和新闻特写的混合体,尤以北京一地的聚焦*见出色。这里的北京,乃是1950年代的北京,亦即新中国的象征。从八大胡同、琉璃厂、天桥、东交民巷等处的巨大变化,到沈从文、周作人、齐白石、溥仪等人的生活和思想变迁,作者试图描述出北京和北京新政权正在发生的变化。时过境迁,未始不可以说作者是在为新中国修史。
    曹聚仁的读者���香港人,1950年代的香港人,再扩而言之,影响可能及于海外的华人群体。新中国成立伊始,在西方异质政体**的妖魔化和敌视宣传之下,加上彼此空间和消息的双重隔膜,海外华人对北京新政权也心存犹疑,多持观望态度,不乏否定或敌视言论。在此舆论环境中,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立场著称的曹聚仁,多次自香港北上,访问北京,并游历大陆各地,以客观、公正、中立的立场,深入报道大陆的社会巨变,为海外华人了解新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手现场资讯材料。自称既不“亲共”,也不“反共”,而是追求“知共”的曹聚仁,同时也为半个世纪后的读者,留下了这丰富的历史记录——昔年的现场和即景报道,而今已成珍贵的文献和史料。我们这些对那段历史与社会已然隔膜的普通人,也可以由此感受并进而触摸那个时代的风云和气息。譬如抗美援朝、合作化运动、反右运动等重大事件,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几代人而言,已经抽象为教科书上语焉不详的名词,全然失却它们发生时的惊心动魄。
    “我是一个**不带政治色彩,也不夹杂政党利害关系的记者,而我们的报纸,也正是一份不带政治色彩,不夹杂政党利害关系的报纸”。这样的自我表白,本身就不免**。然而,意识到新闻报道和史家之笔一样,所要求的乃是“与事实一致”的真实,进而对一些同行的“客里空”式捕风捉影、凭空臆造的新闻通讯大为不满。由此可见其“新闻从业者”自我定位和自觉立场还是可信的。有了这种“做新闻记者决不可以耳为目,闭门造车”的意识,他的这些特写才可能作为彼时现实、**历史的影像来打量。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曹聚仁的这三卷“小语”,不是宏大叙事式的政治话语,而是以自己的独特个人视角,大多专注于衣、食、住、行,以及娱乐及享受这样的感性生活层面,记录了自己深入都市和乡村时的感受和印象,因而为我们留存了1950年代中国的生动而丰富的细枝末节。比如关于“北国的作家生活”,他详细列举了梅益翻译《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青年作家杜鹏程出版《保卫延安》的稿费收入和《人民日报》、《大公报》的稿酬标准,并以之与同时期港台作家的稿费水平相比较, 倒显出海外文人写稿的苦况和稿酬的菲薄。杜鹏程的小说印行了七十五万册,稿费在十五万元以上;与此相关的是大陆消费水平之低,按照曹聚仁的体验是,“一分(钱)可以买三个橄榄,一个南华李”,在北京的生活,每月人民币二十五元已经足够。因此,在小说***大的当时,稿费收入*高的小说家,足以让海外卖文为生的人“眼红得发酸”。近年来颇多拿**作家、学人收入和上世纪上半叶的同行相比照的研究,结论自然是今不如昔远甚;但似乎很少研究者注意到1950年代的作家和学人收入与生活,也就是说笼统地把1949后的历史看成铁板一块。曹聚仁的这些特写中保留的细节,可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一向为我们忽视的参照。
    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也是曹聚仁格外留意,同时也使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在这本书中或多或少留下记录的,就有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张东荪、章士钊、罗隆基、沈从文、周作人(《八道湾十一号》)、柳亚子(《南社诗人柳亚子》)、梅兰芳(《护国寺一号》)、老舍等曹聚仁的同代人。这批现代**文化人的生活和心境,读来比传记更生动真切,窃以为这是《北行小语》*具价值和可观性的部分。比如沈从文,研究者大多专注于他在1948年以后的身心痛苦,而《沈从文教授在北京》一文,则同时记录了沈从文的思想改造和蜕变过程,考察时限直到1956年。
    到底是文人和学者本色,曹聚仁初到北京,“首先要访问的,并不是故宫、颐和园和西山八大处,而是天桥、八大胡同和琉璃厂”。其实,除此之外的《**清华园》、《从红楼到未名湖》等记录学府变迁的篇章,也值得格外留意。曾经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欢场的八大胡同,一度吸引了两院一堂(参议院、众议院和京师大学堂)的名流为常客;经过政府改造,红尘十丈的风流场,业已变成了寻常百姓家。要找一些余韵残迹,也不复可得,所以作者感慨“风尚变迁,教化移人”,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东交民巷,被晚清大学士徐桐愤慨地称为“望洋兴叹,与鬼为邻”的地方,在曹聚仁的笔下,也不复“国中之国”的骄横跋扈,气象变得闲静和穆。印度大使甚至因为这里是西方人统治东方的象征,而刻意别选寓址。
    借八大胡同和东交民巷的兴衰,以见证中国社会的变迁,于此亦可见出曹聚仁描述旧北京与新北京的春秋笔法。


    曹聚仁自言既不 “反共”,也不 “亲共”,而是力求 “知共”,因此,自50年代起,曹聚仁以新闻记者身份多次从香港北上,访问北京,并游历大陆各地, “以客观、中立、公正的立场,深入报道大陆的社会巨变,产生深远影响”。不过,曹聚仁始终是一个很传统的书生, 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所谓 “客观、中立、公正”亦是一家之言,纵观曹文,其倾向性还是时而可见的。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