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内容一致,印次、封面、原价不同,统计售价,随机发货)
QQ咨询:
有路璐璐: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内容一致,印次、封面、原价不同,统计售价,随机发货)

  • 作者:韦惠民
  •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611457
  •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01日
  • 页数:352
  • 定价:¥2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当今广泛使用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较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移动通信的新技术。
    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蜂窝移动通信概论,移动信道电波传播与无线链路计算,移动信道的噪声和干扰,蜂窝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语音编码及信道编码,蜂窝移动通信用调制、解调技术,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T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综述。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工科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蜂窝移动通信概论 1
    1.1 蜂窝移动通信概述 1
    1.1.1 移动通信的概念 1
    1.1.2 蜂窝移动通信概念 1
    1.1.3 蜂窝移动通信特点 2
    1.1.4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3
    1.2 蜂窝移动通信 5
    1.2.1 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局限性 5
    1.2.2 小区制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
    *1.3 其它移动通信系统 9
    1.3.1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9
    1.3.2 无**移动通信系统 11
    1.3.3 无线寻呼系统 12
    1.3.4 第二代无绳电话 13
    1.4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与发展方向 14
    1.4.1 基本技术 14
    1.4.2 数字通信技术 15
    1.4.3 移动信道的数字信号传输 16
    1.4.4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16
    1.4.5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8
    第2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及无线链路计算 19
    2.1 VHF、UHF频段电波传播特性 19
    2.1.1 电波传播方式 19
    2.1.2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20
    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20
    2.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2
    2.1.5 反射波 23
    2.2 移动通信环境中的电波传播特性 24
    2.2.1 场强测试曲线显示的电波传播特性 24
    2.2.2 电波传播的衰落特性 27
    2.3 多径传播与数字信号传输 32
    2.3.1 多径时延扩展 33
    2.3.2 相关带宽和相关时间 33
    2.3.3 多径衰落信道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4
    2.4 电波传播特性的估算 35
    2.4.1 市区传播损耗中值 35
    2.4.2 郊区和开阔区的传播损耗中值 38
    2.4.3 不规则地形上的传播损耗中值 39
    2.4.4 任意地形、地物的传播损耗 42
    2.4.5 其它因素的影响 44
    *2.5 无线链路计算(一) 44
    2.5.1 信噪比和语音质量标准 47
    2.5.2 接收机允许的*小输入载噪比 48
    2.5.3 噪声和衰落的影响 49
    2.5.4 接收机输入端要求的*低保护功率电平 52
    *2.6 无线链路计算(二) 54
    2.6.1 设计方程 54
    2.6.2 通信概率 56
    2.6.3 基地站(与手持机)上、下行线路的功率均衡 60
    2.7 分集接收技术 61
    2.7.1 概述 61
    2.7.2 分集接收技术 62
    *2.7.3 分集重数与数字传输特性 66
    习题 68
    第3章 移动信道的噪声和干扰 70
    3.1 人为噪声和移动通信中的主要干扰 70
    3.1.1 人为噪声 70
    3.1.2 移动通信中的主要干扰 71
    3.2 邻道干扰 72
    3.2.1 邻道干扰 72
    3.2.2 同道干扰 77
    *3.2.3 互调干扰 79
    第4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 91
    4.1 频率资源的管理与有效利用技术 91
    4.1.1 频率资源的管理 91
    4.1.2 频率的有效利用技术 92
    4.1.3 多信道共用技术 93
    4.2 区域覆盖与网络结构 101
    4.2.1 区域覆盖 101
    4.2.2 移动通信网的组成 107
    4.3 蜂窝移动通信的多址接入技术 110
    4.3.1 概述 110
    4.3.2 FDMA系统原理 112
    4.3.3 TDMA系统原理 114
    4.3.4 CDMA系统原理 118
    4.4 多址方式与系统容量 121
    4.4.1 载干比C/I与系统容量 121
    4.4.2 FDMA和TDMA蜂窝系统的容量 122
    4.4.3 CDMA蜂窝系统的容量 122
    *4.4.4 三种系统容量的比较 127
    4.5 蜂窝移动通信的交换技术 128
    4.5.1 蜂窝移动通信的交换技术与公共电话交换技术的差别 128
    4.5.2 蜂窝移动通信呼叫建立过程 129
    4.5.3 越区切换 130
    4.6 蜂窝移动通信的信令技术 131
    4.6.1 概述 131
    4.6.2 接入信令(移动台至基站之间的信令) 132
    *4.7 蜂窝移动通信网的连接 137
    4.7.1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间的互通 137
    4.7.2 地面固定网与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间的互通 138
    4.7.3 移动通信网的智能化 138
    4.7.4 移动网与ISDN的结合 139
    习题 139
    第5章 语音编码及信道编码 141
    5.1 概述 141
    5.1.1 语音编码 141
    5.1.2 信道编码 142
    *5.2 参量编码和声码器 142
    5.2.1 参量编码的基本原理 142
    5.2.2 线性预测编码(LPC) 145
    5.2.3 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LPC编码(RPE-LTP) 147
    *5.3 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VSELP) 151
    5.3.1 矢量量化(VQ)编码 151
    5.3.2 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 151
    5.3.3 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VSELP) 152
    *5.4 线性分组码 154
    5.4.1 线性分组码的特点 154
    5.4.2 线性分组码的生成 154
    5.4.3 检错和纠错 157
    5.4.4 线性分组码的几个重要结论 157
    *5.5 循环码 158
    5.5.1 循环码的特点 158
    5.5.2 (n,k)循环码的编码 158
    5.5.3 BCH码 160
    5.6 交织编码和卷积码 162
    5.6.1 交织编码的概念 162
    5.6.2 交织码的生成 163
    5.6.3 卷积码 163
    *5.7 格形码 167
    习题 168
    第6章 蜂窝移动通信用调制、解调技术 170
    6.1 概述 170
    6.1.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数字调制技术的要求 170
    6.1.2 数字调制技术分类 171
    6.1.3 数字调制信号所需的传输带宽 172
    6.1.4 有关QPSK调制技术的说明 173
    6.2 模拟调频(FM)和数字频率调制(FSK) 173
    6.2.1 模拟调频(FM) 173
    6.2.2 二进制移频键控调制(FSK) 176
    6.3 数字相位调制 178
    6.3.1 二进制移相键控调制(2PSK) 178
    6.3.2 四相相移键控调制(QPSK)和交错四相相移键控调制(OQPSK) 179
    6.3.3 π/4-DQPSK调制 180
    6.4 *小移频键控(MSK)调制 182
    6.4.1 连续相位移频键控(CPFSK) 182
    6.4.2 *小移频键控(MSK) 185
    6.4.3 MSK信号调制和解调 187
    6.4.4 M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190
    6.5 高斯滤波*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 191
    6.5.1 GMSK基本原理和性能 191
    6.5.2 GMSK调制和解调 194
    *6.6 数字信号调制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195
    *6.7 正交振幅调制(QAM) 197
    6.7.1 QAM信号的产生 197
    6.7.2 QAM的调制和相干解调 198
    6.7.3 星座图 199
    习题 200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02
    7.1 概述 202
    7.1.1 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202
    7.1.2 系统结构 204
    7.2 模拟移动电话系统的组成 205
    7.2.1 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 205
    7.2.2 基站(BS) 206
    7.2.3 移动台(MS) 209
    7.3 系统信道、控制、信令 212
    7.3.1 无线信道 212
    7.3.2 频率的配置 215
    7.3.3 数字信令 216
    7.4 FDMA系统的交换技术 222
    7.4.1 无线信道上通话监视 222
    7.4.2 位置登记及一齐呼叫 224
    7.4.3 呼叫过程 226
    7.4.4 定位和交接 227
    习题 230
    第8章 T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31
    8.1 GSM蜂窝系统的网络结构及其功能 231
    8.1.1 TDMA与蜂窝结构的关系 231
    8.1.2 系统的基本特点 232
    8.1.3 网络结构及功能 232
    8.1.4 接口和接口协议 236
    8.2 GSM蜂窝系统的无线传输方式 239
    8.2.1 TDMA/FDMA接入方式 239
    8.2.2 信道及其组合 241
    8.2.3 时隙的格式 244
    8.2.4 信道的组合方式 247
    8.3 GSM系统主要技术 250
    8.3.1 语音和信道编码技术 250
    8.3.2 跳频和间断传输技术 251
    8.3.3 调制与解调技术 253
    8.3.4 鉴权与加密技术 253
    8.3.5 位置登记 256
    8.3.6 GSM的区域与号码 259
    8.3.7 主要业务 261
    8.4 主要接续流程 263
    8.4.1 位置更新基本流程 263
    8.4.2 移动用户至固定用户出局呼叫流程 263
    8.4.3 固定用户至移动用户入局呼叫的基本流程 264
    8.4.4 切换基本流程 265
    *8.5 三种T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266
    8.5.1 三种T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 266
    8.5.2 美国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D-AMPS)的特征 267
    8.5.3 日本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JDC)的特征 268
    习题 270
    第9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71
    9.1 扩展频谱通信的基本概念 271
    9.1.1 扩频通信的含义 271
    9.1.2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272
    9.1.3 处理增益和抗干扰容限 273
    9.1.4 直接序列扩频(DS) 274
    9.2 系统综述 276
    9.2.1 总体要求与标准 276
    9.2.2 CDMA与蜂窝结构的关系 278
    9.2.3 数字蜂窝移动系统采用扩频CDMA技术带来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 279
    *9.3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80
    9.3.1 CDMA网络结构与组成 280
    9.3.2 系统参数与使用频段 286
    9.3.3 CDMA系统的逻辑信道 289
    9.4 CDMA正向信道 293
    9.4.1 正向信道组成 293
    9.4.2 正向CDMA的控制信道 297
    9.4.3 正向CDMA的业务信道 302
    9.5 CDMA反向信道 309
    9.5.1 反向信道组成及特点 309
    9.5.2 接入信道 313
    9.5.3 反向业务信道 319
    9.6 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 322
    9.6.1 输出功率的限制 322
    9.6.2 开环功率控制 322
    9.6.3 闭环功率控制 324
    *9.7 CDMA系统信道切换、位置登记和呼叫处理 325
    9.7.1 CDMA系统信道切换 325
    9.7.2 登记注册 327
    9.7.3 呼叫处理 329
    9.7.4 呼叫流程图 332
    习题 334
    第10章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综述 335
    10.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综述 335
    10.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335
    10.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 336
    10.1.3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争 336
    10.1.4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向第三代的过渡 337
    10.1.5 未来移动通信业务 338
    10.2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新技术 339
    10.2.1 三大系统无线接入技术简介 339
    10.2.2 新型调制技术 340
    10.2.3 智能天线 342
    10.2.4 多用户信号检测 344
    10.2.5 无线ATM 345
    10.2.6 多层网络结构 347
    10.2.7 位置区和寻呼区的管理 348
    10.2.8 软件无线电 349
    习题 350
    编后语 351
    参考文献 35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