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日本农业的基础构造
1 农业的特征
日本基本上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基础的**。日本农业的特点是水稻种植。水田面积在16世纪时大约为300万公顷,耕地面积在明治初期时约为600万公顷,在1945年时达到700万公顷。
水稻种植的特点是依于水利资源。在7~8世纪之前日本的水田依存于雨水或是山问的溪流,当时主要是在关西地区和四国地区建造了蓄水池。到了德川时代初期(17~19世纪)开始还在较大河流的下游建造灌溉设施和水渠。由于水源(蓄水池)、灌溉设施、水渠等水利设施不可能个人或农户单独建造,只能集体完成,所以水利设施的建设主要是由藩(地方政府)来完成,而管理则委托给村庄。村庄通常是从同一水源引水的地缘集团,同一家族的人也以集团的形式住在一起。
日本农村的集落模式是到近世才形成的。除去北海道,内地95%的集落都是在德川时期形成的。如果要列举它的特征,那么,集落的**特征就是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以耕地通过水渠相互联结,它具有以水利为联结纽带的共同体的特性。而且,村庄共同所有的林野也使这种共同体的特征得到了强化。集落的构成人员大多从事农业或是个体经营以及与农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产业。 日本农业是亚洲农业的一个分支,也是世界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步复苏,日本农业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从1950年到1975年的短短25年间,日本完成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的过程,日本农业无论在生产技术还是管理水平上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中国和日本同属亚洲,两国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文化背景相似,农业结构和生产体系亦较接近。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业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等派出了大量人员赴日考察,认真学习和研究日本农业发展的经验,撰写了不少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但这种考察往往为期较短,很难完整、系统、深入地解读日本农业的发展进程。《日本农业概论》一书的出版,正是为了弥补中国学界在日本农业研究方面的缺憾,希冀为中国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日本农业的经验和问题提供帮助。
《日本农业概论》可以说是对日本农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我认为,书中归纳出的日本农业的几个特性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和认真研究:
书中的许多地方提到了日本农业的特征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家庭农业不仅是日本农业的基础,也是亚洲农业的共性。而长期以来,经营规模狭小的问题一直是阻碍日本农业乃至亚洲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