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山西省太谷县素有“形意拳之乡”美誉。道光二十九年(1849),神拳李老农(名飞羽,字能然)应邑绅孟脖如之聘,到太谷县城保镖护院,首将祁县戴氏心意拳传入境内。《车君毅斋纪念碑记》中有“吾郡则自咸同间此术独盛”的记载,并有邑中武林高手虽多,“若论拳术,自愧不如老农甚”的赞语。咸同以降,古城太谷形意高手荟萃,名家代代相传。一代宗师车毅斋剑败日人,威慑津门。车毅斋、贺运亨、李广亨、宋世荣、宋世德“五星”聚太谷,形意名声日隆。郭云深、刘奇兰、李存义诸大师由冀赴晋,到太谷“走访形意同门”,开创了晋冀两省形意拳术交流的历史。此后,形意拳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形意拳新秀在全国规模的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成绩。形意拳这朵武术鲜花在祖国武术百花园中争奇斗艳,在太谷这块土地上放射出更加绚烂的光辉。唯其如此,作为形意拳之乡的方志工作者,全面地、系统地挖掘、整理并继承、发扬这一珍贵武术遗产,理所当然地成了历史和人民赋于我们的义不容辞的使命。然而,论述形意拳的历史源流和主要传人,阐明形意拳拳名的确立和拳理拳法方面的理论,介绍形意拳诸多套路的具体练法和技击要领,实非易事。旧中国贫穷落后,武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