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金融支持政策框架下的证券市场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金融支持政策框架下的证券市场研究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327
  • 定价:¥45.00
有路网官方销售当前缺货!我们给您推荐以下入驻店铺购买:
* 特别说明:入驻店铺图书非有路网直接销售,具体问题请您联系店主。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 广东省
    中山市
    只卖正版,多地仓库发货,有时候会分多个快递发,可以放心下单
    精品二手书店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302463387
    ¥15.20
    3
    99.65分 / 51043笔
    2025-03-18
  • 广东省
    汕头市
    满90元包邮,只卖正版二手,多仓库发货,亲可以放心下单,售后问题请直接电话联系客服
    正版书店满90包邮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822242932
    ¥10.20
    2
    99.64分 / 17858笔
    2025-03-19
  • 江苏省
    盐城市
    满10元包邮,不接急单,只卖正版二手,多地仓库发货,
    诚意书店满10元包邮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351653154
    ¥20.00
    4
    99.40分 / 21751笔
    2025-03-19
  • 陕西省
    西安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万卷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029-86552457
    ¥32.00
    5
    98.24分 / 34笔
    2024-08-30
  • 北京
    北京市
    本店各类图书品种齐全保证正版欢迎下祝大家购物愉快,一生平安
    北京中佳图书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30226648
    ¥13.50
    1
    99.85分 / 400笔
    2024-04-17
  •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试图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逻辑与演进路径进行严肃、求实、历史性的考察,以探索转轨经济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笔者从转轨经济中金融支持的衔接与平稳过渡入手,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逻辑、发展取向、动力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增长质量、运行效率、金融控制与退缩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由此客观评价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求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期能对后转轨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与完善进行一些前瞻性的思考与探索。
    文章节选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从1981年9月国内**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萌芽、诞生与初步成长的20多年历程。特别是自沪、深交易所成立以来的10余年中,中国证券市场有了巨大发展。单从规模上看,沪、深两市甚至可以和发达**的成熟证券市场相媲美,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很不规范,许多制约证券市场走向进一步成熟的因素依然存在,而且随着市场的成长,不少潜在的制度性缺陷和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和尖锐化。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逐渐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后转轨时期中国证券市场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取向?如何完善各项制度安排,推动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与完善?后转轨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如何推进制度创新?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中国���券市场发展所面临的极为紧迫而又重要的问题。
    对于具有新兴加转轨双重特征的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一直是众说纷纭。
    ……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论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1.5 主要贡献或创新
    第2章 中国证券市场成长:金融支持的衔接与平稳过渡
    2.1 经济转轨中的金融支持
    2.1.1 经济转轨与金融因素内生化
    2.1.2 经济转轨中的金融支持
    2.2 金融支持的衔接与平稳过渡
    2.2.1 金融支持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
    2.2.2 金融支持的衔接与平稳过渡
    2.3 证券市场成长:国有金融制度变迁视角
    2.3.1 作为制度变迁起点的国有金融安排
    2.3.2 国有金融的演进与制度变迁困境
    2.3.3 证券性金融支持与证券市场成长
    2.4 中国证券市场成长历史的简单回顾
    第3章 证券市场制度租金:对金融支持的进一步分析
    3.1 金融约束框架中的证券市场:限制资产替代性政策
    3.1.1 金融约束分析框架
    3.1.2 金融中介的租金分析
    3.2 证券性支持与货币性支持的同质性:金融约束框架的补充
    3.2.1 经济转轨中的储蓄动员:金融约束框架的补充
    3.2.2 证券市场与国有银行的同质性:金融支持内涵
    3.3 证券市场制度租金:金融约束分析框架的拓展
    3.3.1 证券市场制度租金:金融约束分析框架拓展
    3.3.2 证券市场制度租金的分解与归属:经验证据
    第4章 金融支持政策下的证券市场初始融资制度安排
    4.1 证券市场的发行制度与股权制度
    4.1.1 证券市场的发行制度
    4.1.2 证券市场的股权制度
    4.2 证券市场对国有企业的优先准人
    4.2.1 中国证券市场的股权融资偏好
    4.2.2 国企优先入市与证券市场均衡
    4.3 证券市场初始的融资市场制度安排
    4.3.1 证券市场的初始融资制度安排
    4.3.2 融资市场制度安排的效率损耗
    第5章 证券市场发展绩效实证分析:证券性金融支持的绩效评估
    5.1 证券市场的增长质量
    5.1.1 证券市场发展:系统论观点
    5.1.2 中国证券市场的增长质量
    5.2 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
    5.2.1 问题的提出: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悖论
    5.2.2 证券市场运行效率:换一个视角考察
    5.2.3 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特殊运行机制
    5.3 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
    5.3.1 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5.3.2 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6章 后转轨时期的金融支持政策转换
    6.1 后转轨时期的金融支持政策转换
    6.1.1 经济转轨进程中的转折点划分:后转轨时期的界定
    6.1.2 后转轨时期的金融支持政策转换:成本收益分析
    6.2 后转轨时期金融支持政策转换的思路
    6.2.1 政府职能的转变
    6.2.2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6.2.3 财政税收制度的重建
    6.3 证券市场发展模式转换:一个演进理论的分析框架
    6.3.1 内外部规则的冲突与协调:一个演进理论的分析框架
    6.3.2 内外部规则冲突协调的演进理论与中国的制度变迁
    6.3.3 政府在证券市场上的适度退出:来自演进理论的解释
    6.3.4 证券市场制度变迁模式转换:考虑微观主体的作用
    第7章 金融支持政策转换下的证券市场发展取向
    7.1 证券市场发展:转轨经济的金融制度设计
    7.1.1 两种金融制度: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
    7.1.2 证券市场发展:转轨经济的金融制度设计
    7.1.3 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取向
    7.2 从融资市场安排向投资市场安排的渐进过渡
    7.2.1 中国证券市场的渐进改革逻辑
    7.2.2 从融资市场安排向投资市场安排的渐进过渡
    7.3 证券市场发展与国有银行风险化解的协调
    7.3.1 国有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迅速积聚
    7.3.2 证券市场发展与国有银行风险化解的协调
    第8章 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重塑
    8.1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8.1.1 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金融控制与退缩:一种模型解释
    8.1.2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8.1.3 从保护投资者权益角度推进证券市场法制建设
    8.2 机构投资者发展与证券市场运行系统的混沌控制
    8.2.1 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系统的非线性与混沌均衡
    8.2.2 机构投资者与中国证券市场系统的混沌控制
    8.2.3 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超常规培育
    8.3 技术革新是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外部驱动
    8.3.1 技术革新从根本上改变了证券市场运作模式
    8.3.2 中国证券市场技术革新的“后发优势”
    8.3.3 技术革新、交易所竞争合作与多层次市场建设
    第9章 证券市场的转轨:制度租金的消散
    9.1 证券市场转轨与制度租金消散
    9.1.1 券市场转轨与租金消散:理论模型
    9.1.2 证券市场转轨进程中的价值回归
    9.1.3 经济主体归位与市场秩序重构
    9.2 股权分置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9.2.1 股权分置制度变革正在提上日程
    9.2.2 股权分置制度变革的试点与推进
    9.2.3 股权分置制度变革中的对价博弈
    9.3 中国证券市场渐进民营化的深化
    9.3.1 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渐进民营化
    9.3.2 渐进民营化的理论解释:几种理论假说
    9.3.3 券市场的渐进民营化:一个博弈模型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暂无商品评价信息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