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与学习指导
QQ咨询:
有路璐璐: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与学习指导

  • 作者:考试与命题研究组 齐卫东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17828
  •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1日
  • 页数:179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与学习指导》共分为知识点加强化训练以及自测题两个部分。知识点简明扼要,层次清晰,**掌握部分辅以相关例题加深理解,更有大量练习帮助考生将所学知识灵活掌握,理论联系实际以适应高自考考试要求。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与学习指导》适用于广大机械模具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既可作为教辅资料使用,也可作为自考学生考前冲刺阶段复习资料使用。
    文章节选
    ·烘干、合箱、浇注。烘干的目的是将陶瓷型腔内残存的酒精、水分和少量的有机物清除。放在砂型烘炉内烘干,人炉温度应尽量低些,升温速度为100—300℃/h,烘干温度约450℃,保温4—6h,待温度降低后再出炉,以免产生大的裂纹。
    合箱、浇注等操作与普通砂型铸造相似。陶瓷铸型可以进行冷浇,浇注后可通以氮气保护,以减少铸件表面氧化及脱碳层的产生。待冷却后便可开箱清理铸件,用氧一乙炔焰切割冒口,并进行喷砂处理。
    ·热处理、机械加工。清理后的铸件需经正火及回火处理(加热至680℃,保温24h),然后进行适当的机械加工。
    上述各种加工方法各有其特点且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模具结构设计时,必须根据塑料成型件的形状、精度要求以及现有的生产条件来确定合理的模具结构和相应的加工方法,使型腔便于加工。而且有利于提高模具精度。(2)型腔的抛光。模具型腔的抛光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后一道工序:抛光工作的好坏,不仅对模具寿命有影响,而且对加工出的成品表面光泽、尺寸精度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经机械加工或电火花加工后的模具型腔,在表面留有刀痕或硬化层,需以抛光去除。目前,这项工作大多数仍然是依靠钳工来完成,如使用锉刀、砂布、砂纸、油石或用电动软轴磨头等工具。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抛光加工中引用了电解、超声波加工等技术,出现了电解抛光、超声波抛光以及机械一超声波抛光、电解一机械一超声波抛光等复合新工艺。应用这些新工艺,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抛光速度和质量。下面对电解接触抛光和超声波抛光作一介绍。
    ①电解接触抛光。电解接触抛光(或称电解修磨)是电解抛光的形式之一,它是利用通电后的电解液在工件(阳极)与金刚石抛光工具(阴极)间流过,发生阳极溶解作用来进行抛光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本书是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的辅导用书。是作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并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共四章,**章为模具制造的概论,第二章为模具的机械加工,第三章为模具的特种加工,第四章为典型模具制造工艺。
    本书总体分为两个层次:
    1.知识回顾+强化训练——将全部考试内容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有条理地进行归纳,并将知识分为“了解”、“识记”和“掌握”三个层次,其中★代表需要学生简单了解的内容,★★代表需要学生熟识记忆的内容,★★★则代表学生必须灵活掌握和实践应用的内容。待学生完全掌握各章节的学习内容后,配合强化训练巩固和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2.自测题——将历届全国高自考真题或编者通过多年研究而精心编制的模拟题作为学生临考前进行自我验收的工具,使考生做到“心中有数”。
    本书适用于广大机械模具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既可作为教辅资料使用,也可作为自考学生考前冲刺阶段复习使用。
    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同行的专著、教材、文献资料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章 概论
    【知识回顾】
    【强化训练】

    第二章 模具的机械加工
    【知识回顾】
    【强化训练】

    第三章 模具的特种加工
    【知识回顾】
    【强化训练】

    第四章 典型模具制造工艺
    【知识回顾】
    【强化训练】
    自测题
    附录1 强化训练答案
    附录2 自测题答案及解析
    参考文献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