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学校管理学新编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学校管理学新编

  • 作者:赵敏 江月孙
  •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36441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424
  • 定价:¥3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学校管理学新编》是一本力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我国学校管理的实践为基础,借鉴国外管理科学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吸取国内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学校管理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著作,介乎教材和专著之间。
    文章节选
    当代美国管理学者小詹姆斯·H.唐纳利、詹姆斯·L吉布森、约翰·M.伊凡赛维奇等在他们合著的《管理学基础》中则认为管理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在我国,目前对管理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管理就是一个单位的负责人应用各种有关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大家的力量去行动,以完成共同的目标”;有人认为“所谓管理,就是指由专门机构和人进行的控制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和活动”。
    我们认为,上述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揭示了管理的某一方面的属性。把它们综合起来,可以对管理作这样的表述:管理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由专门机构和人对组织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成*大的功效而进行的活动。这样的表述,包含了如下的含义:
    (1)管理的目的是为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组织机构中的管理者。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即人、财、物、时间、信息等。
    (4)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效用是为了达成*大的功效,取得*好的效益。
    2.什么是学校管理
    什么是学校管理?目前也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学校管理有两个方面,即教学行政和事务行政。”“学校事务的管理和企业、机关的管理有共同的地方。学校行政是抓教学、教育工作,即抓学生德、智、体的培养。”
    有人认为:“学校管理,概括地说,就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后勤等活动进行管理。教育活动包含范围广,从广义来说,学校每一项活动都应具有教育性;教学活动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后勤是为教学、为师生服务的。只有把三者的管理统一起来,才是学校管理的完整概念。” 我们从1980年开始从事学校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近30年来,我们发表有关论文百余篇,编写有关教材、专著十余部。1985年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们编著的《学校管理学概论》,1995年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了我们编著的《学校管理学教程》。2000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们编著的《学校管理学》,该书连续8次印刷,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学校管理学新编》,是我们主编的第四本学校管理学著作。它在前面三本书的基础上,作了重要的修改,增添了许多新的篇章,是我们教学研究的又一成果。
    本书是一本力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我国学校管理的实践为基础,借鉴国外管理科学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吸取国内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学校管理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著作,介乎教材和专著之间。
    本书分为五大部分:一、基本原理篇,讨论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学校管理理念、目标、战略、原则和过程等基本理论问题。二、组织与人员篇,讨论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人员、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三、方法与技术篇,讨论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的管理技术。四、工作实务篇,讨论教学工作、德育工作、体育卫生工作、美育工作、综合实践活动、总务工作及学校后勤社会化等各项具体实务的管理问题。五、专题研究篇,探讨学校文化与管理、学校公共关系与管理、学校教育评价与管理、学校管理创新等新兴的学校管理课题。上述五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使本书构成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既使读者能了解和掌握学校管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又有利于探讨学校管理的新理论、新问题。
    目录
    **篇基本原理篇
    **章 导论
    **节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 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概念
    二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 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学习、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 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
    二 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 学校管理理念
    **节 学校管理理念的内涵与类型
    一 理念的内涵
    二 学校管理理念的内涵
    三 学校管理理念的分类
    第二节 人本管理理念
    一 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
    二 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实现
    第三节 校本管理理念
    一 校本管理产生的背景
    二 校本管理的概念
    三 校本管理理念的构成要素
    四 学校在实施校本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一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二 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内涵
    三 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模式
    第五节 学习型组织理念
    一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二 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向:学习型学校
    三 学习型学校的构建策略

    第三章 学校管理目标
    **节 学校管理目标的意义与作用
    一 目标与目标管理
    二 学校管理目标
    第二节 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
    一 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依据
    二 学校管理目标的内容和体系
    三 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要求
    第三节 学校管理目标的实施
    一 形成整合一致的目标系统
    二 科学安排实现目标的次序,确定目标实施要点
    三 把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与建立相应的制度结合起来
    四 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协调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节 学校管理目标的评估

    第四章 学校发展战略
    **节 学校发展战略概述
    一 战略和学校发展战略的概念
    二 学校发展战略的地位与意义
    第二节 学校发展战略制定
    一 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模式分析
    二 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程序
    三 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学校发展战略实施
    一 学校发展战略实施概述
    二 学校发展战略实施环节
    第四节 学校发展战略评价
    一 学校发展战略评价的概念
    二 学校发展战略评价标准
    三 学校发展战略评价的方法

    第五章 学校管理原则
    **节 学校管理原则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一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的含义
    二 贯彻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以教学为**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一 以教学为**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的含义
    二 贯彻以教学为**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工作责任制原则
    一 责任制及其意义
    二 贯彻责任制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民主管理原则
    一 民主管理原则的含义
    二 贯彻民主管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六节 效益性原则
    一 效益性原则的含义
    二 贯彻效益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学校管理过程
    **节 学校管理过程概述
    一 管理过程的特征
    二 学校管理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 学校管理过程基本环节的分析
    一 计划
    二 组织(执行)
    三 检查
    四 总结
    第二篇组织与人员篇

    第七章 学校管理体制
    **节 学校的领导体制
    一 学校领导体制的意义
    二 中小学领导体制的演变
    三 实行校长负责制
    第二节 学校的组织机构
    一 建立学校组织机构的基本要求
    二 组织机构
    第三节 学校的规章制度
    一 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意义
    二 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
    三 中小学规章制度的内容
    四 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

    第八章 学校管理人员
    **节 学校管理人员概述
    一 学校管理人员的概念
    二 学校管理人员的作用
    第二节 校长
    一 校长的地位
    二 校长的任职条件
    三 校长的职责
    四 校长的素质修养
    第三节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一 领导班子的结构要科学合理
    二 把实行校长负责制与发挥学校领导班子集体作用结合起来
    三 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威信
    四 努力提高领导管理工作的效率
    五 注意领导管理方式

    第九章 教师管理
    第十章 学生管理

    第三篇 方法与技术篇
    第四篇 工作实务篇
    第五篇 专题研究篇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