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
QQ咨询:
有路璐璐:

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

  • 作者:苏力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48762
  • 出版日期:2004年05月01日
  • 页数:331
  • 定价:¥2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3648762
    • 作者
    • 页数
      331
    • 出版时间
      2004年05月01日
    • 定价
      ¥2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所有的道路都通向城市”,作者以凡尔哈伦的这句诗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隐喻,同时也作为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背景和基本制约。
    以开放的学术视野,融和了多学科的知识,作者从制度的角度切人,集中讨论了处于**的社会变革时期的当代中国的一些法律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与地方关系及其制度化、习惯在立法中的地位、*高法院在宪政结构中的位置、法官遴选以及其他一系列司法改革的问题;作者试图通过细致的理论论述和实证分析水到渠成地展示并凸现这一法治实践中独特的中国问题,例如大国法治、建国法治、转型法治以及这些问题中隐含的诸多两难。本书可以说集中展示了作者对当代转型中国社会中法治实践的独特分析思路和看法。
    本书的基本关注是理论的,但其附着的问题是具体的;它追求对当代中国法治实践问题的社会科学解说和经验研究,追求——种对规范性法学研究的补充。
    目录
    你看到了什么(代序)
    致谢
    引 论
    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法治
    现代法治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乡土社会的秩序和“法治”
    现代化与现代法治
    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
    悖论之一:变法和法治
    悖论之二:法律与立法
    悖论之三:**与社会
    悖论之四:理想与国情
    悖论之五:普适性和地方性
    中国法治的前景
    **编 宪政与立法
    **章 **与地方的分权
    统一与建国
    革命政权常规化
    “两个积极性”:一种宪政策略
    成就
    问题及出路
    转型时期的中国宪政研究--方法的反思
    第二章 当代中国立法中的习惯
    问题、方法和材料
    当代中国制定法中的习惯及其特点
    为什么制定法轻视习惯
    习惯进入制定法的其他可能途径
    结语
    第三章 *高法院、公共政策和知识需求
    问题及问题的界定
    法理分析
    国外的做法及其理由
    其他可能受影响的利益
    隐含的宪法制度越位
    选择性执法以及社会公正
    *高(上诉)法院与法学理论
    对主流犯罪构成理论的反思
    公共政策和社会科学
    重新理解上诉法院及其知识
    附录1:相关的三类建议
    附录2:世界210个法域有关性交意思表示法定年龄的资料
    第二编 司法制度
    第四章 司法的制度定位
    第五章 制度进路
    第六章 法官素质与法学教育
    第七章 法官遴选制度的考察
    结 语 面对中国的法学
    索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