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教题梅
剌刺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
【注释】
据郎瑛《七修类稿》等,此诗是作者晚年被朱元璋请去时所作。时朱元璋自封吴国公,尚未建明朝。应教:奉命。刺剌(la la):猎猎,形容风声猛烈。胡儿: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别有春:当指画面上的江南梅花而言。
【品鉴】
此诗名日“题梅”,实际只有末句涉及梅,其他三句皆与梅无关,而是写“江南”的对立面北方。写北方极力渲染其气候之严寒与环境之恶劣。诗先写北风之猛,次写沙尘之大,*后写寒冷,可冻死胡儿��含义逐层加深,把势蓄足,然后尾句陡然转折,推出“江南春”即画上梅花,使江南春于北方背景的映衬之下显得那样明媚温馨。诗人如此别出心裁地描写看似与梅无关的北方风寒,亦是其“假画以见志”的体现,联系当时义军崛起,元朝统治残暴腐败的政治形势,其中政治寓意不难体昧。因此,此诗得到朱元璋的“眷赏”亦就不奇怪了。
伤亭户
清晨度东关,薄暮曹娥宿。草床未成眠,忽起西邻哭。敲门问野老,谓是盐亭族。大儿去采薪,投身归虎腹。小儿出起土,冲恶入鬼录。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不为公所干,惟务私所欲。田关供给尽,鹾数屡不足。前夜总催骂,昨日场胥督。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会天然地形成一种非常优势,使得中国文学有可能在足够漫长的时间里创造出辉煌业绩,给人类文明留下极为丰厚的精神遗存,供我们民族永远怀想受用。不过,像许多事物都拥载着多元复杂属性一样,如果从对面角度来看的话,则又同时变作某种很沉重的承传负担。因为一旦面对这些山聚海积般浩繁汗漫的书册卷章,便立即涌生出接受的困难困惑:你到底应该读些什么?究竟怎样读?而实际上又能够读得了多少?--局限于主客观种种条件的制约,社会或个人都难以做到无论巨细差等,皆通体包纳,所以,就必然性地出现了如何选择乃至精选的问题,并进而牵涉到一系列的判断观念和运作标准。
新世纪伊始,直面自然人文等各学科门类的分工日趋专精细密、生活工作节奏紧张快捷:实用功利目强化而竞争异常激烈严峻的局面,现代中国早已疏离了古代农业社会那种伴青灯明月、细细把玩体味以穷年皓首的闲散心境与惟求任心适意、不需再计虑效果收益的淡泊无为态度。那么,已然产生凝定而属于历史的文学作品,怎样才能够跟随不断发展前进的时代步伐,仍成为文明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融人未来,并由民族走向世界,张扬它永恒的美?换言之,永远是人们感性的愉悦飞扬和理性上育导教化的绝不能被替代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