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
QQ咨询:
有路璐璐:

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

  • 作者:熊美 严程英
  •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688758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 页数:254
  • 定价:¥26.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应该说,熊美、严程莹两位教师对欧美现、当代戏剧的评价,首先是在上述社会背景与文化运动下的一种积极努力;其次,在对西方戏剧的研究或介绍中,已经有的出版物介绍欧、美古代、近代、现代的努力较为集中,她们这次出版的教材,对于这个领域的耕耘来说,是具有**调整意义的。她们更多地选择欧美现、当代有一定影响的戏剧作品进行分析和介绍,目的在于续接过去译介外国戏剧流派、思潮和作品的努力,让有兴趣与这个领域的人们获得一种追踪目光的延展;再次,学习戏剧的学生和从事戏剧工作的人们,能够有一本对欧美各种戏剧现象的概况较为翔实简要的背景介绍与脉络梳理的书,学习研究就有了不少便利;*后,这方面的情况,不但是搞戏剧专业的人需要研究的,而且是文学专业乃至大文科的学生、教师和工作者有必要了解和参考的。
    文章节选
    托勒(1893-1939)是德国剧作家、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1893年托勒出生于普鲁士的边缘城市萨摩奇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萨摩奇的社会结构类似卡夫卡笔下的布拉格。小城里居住着德国人、犹太人和波兰人。人与人之间因为种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而分离出不同的阵营。德国人与犹太人因为经济上共有的优势而结成反波兰人的同盟军。当时尽管没有公开反犹,但是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也存在看不见的限制和距离。托勒过早地体验到社会的不公平。
    1914年**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托勒正在瑞士学习法律,宣战的那**,他回到德国。像许多年轻的大学生一样,托勒被卷入统一的狂热中……不再有党派,不再有种族之分,所有人说同一种语言,所有人维护一位母亲——德国。托勒自愿报名去了前线。在前线,托勒经历了众多的死亡和阵地战的恐怖,他也看到即使面对死亡,上下级之间、德国兵和犹太兵之间也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实让他冷静下来,他开始怀疑,无条件承担义务的神话开始动摇。战争的苦难促使托勒转向和平主义。1916年他被准假去慕尼黑,后去海德堡学习文学和**学。
    在海德堡,托勒与**学者古斯塔夫·兰道尔建立联系,兰道尔《呼唤社会主义》一文决定性地影响了他。1917年托勒对德国的精神生活,头面人物的夸夸其谈、无所事事深感失望,倡议成立“德国青年文化政治联盟”,目的是要联合所有反战和反军国主义的人,以达成跨**的共识。这个行动虽然未获成功,但在行动“纲领”中托勒的某些主张走在了1920年表现主义政治化之前。他认为应当以爱心激发民众,以“人性”取代“物性”,消除人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鸿沟。知识分子应当以“爱”来发掘大众被埋没的人性和创造性,在个人内心转变和觉醒的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 近几年来,艺术学科的建设,特别是艺术专业基础理论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刚刚审核通过的第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中,终于**次有了艺术学一级学科,而我工作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很荣幸地成为我们****个也是**的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这不仅对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全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科建设也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艺术教育和艺术科研领域来说,有了艺术学一级学科固然可喜可贺,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了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中,至今才有了“**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而且还是“**”的,这本身就反映出艺术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在我国人文科学中所处的位置。严峻的事实表明,比起其他许多人文科学来说,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理论教育落后了。
    这里所说的落后,主要是指艺术基础理论教育和艺术学综合研究而言。我国古代艺术教育的特点是师徒相传,自清末民初以来,新型的艺术教育突破了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逐渐走向了专业化和规范化,有了专门的艺术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教育受到**的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很快,音乐、美术、戏剧、戏曲、舞蹈、电影等专业艺术院校相继建立,为**培养了大批专业艺术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院校的教育存在重视技巧而轻视理论、重视技术素质而轻视人文素质的现象。
    目录
    1.青鸟的象征意味——梅特林克的《青鸟》(1907)赏析
    2.想像的图像——斯特林堡的《鬼魂奏鸣曲》(1908)赏析
    3.出路在何方——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1916)赏析
    4.为和平而写作——托勒的《变形》(1918)赏析
    5.扑朔迷离的戏剧时空——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1921)赏析
    6.小人物的悲尉——尤金奥尼尔的《安娜克里斯蒂》(1921)赏析
    7.灵魂的拷问——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1938)赏析
    8.他八就是地狱——萨特的《密室》(1944)赏析
    9.谁杀死了我的儿子——阿瑟密勒的《全是我的儿子》(1947)赏析
    10.谋杀者与被谋杀者的双重死亡——热内的《女仆》(1947)赏析
    11.热铁皮屋顶上的挣扎——田纳西威廉斯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赏析
    12.威胁的富尉——品特的《房间》(1958)赏析
    13.人的异化及其荒诞意识——尤奈斯库的《犀牛》(1959)赏析
    14.谁对安德利的死负责——马克斯弗里施的《安道尔》(1961)赏析
    15.未知的等待——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61)赏析
    16.幻想中的生活——阿尔比的《谁害怕维吉尼亚吴尔夫》(1962)赏析
    17.怪诞中的戏尉真实——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1962)赏析
    18.语言的界限就是存在的界限——汉德克的《骂观众》(1966)赏析
    19.在布莱希特与阿尔托之闻——太阳剧社的《1789》(1971)赏析
    20.在严肃和通俗之间——彼得谢弗的《马》(1973)赏析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