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MPLS 和 VPN 体系结构
QQ咨询:
有路璐璐:

MPLS 和 VPN 体系结构

  • 作者:(美)派普尼克 古利查德 信达工作室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095091
  •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01日
  • 页数:327
  • 定价:¥4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目录
    **部分 MPLS技术及配置

    第1章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体系结构概述

    1.1 基于IP转发技术的缩放性和灵活性
    1.1.1 网络层的路由模式
    1.1.2 区分式(differentiated)分组服务
    1.1.3 独立路由和控制
    1.1.4 外部路由信息的传播
    1.2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简介
    1.2.1 MPLS体系结构-建筑大楼的模块
    1.2.2 网络边界的标签放置
    1.2.3 MPLS分组转发和标记交换路径
    1.3 其他MPLS应用
    1.4 总 结

    第2章 帧模式MPLS的操作

    2.1 帧模式MPLS数据层操作
    2.1.1 MPLS标签栈头
    2.1.2 帧模式MPLS中的标记交换
    2.1.3 使用标签栈的MPLS标记交换
    2.2 帧模式MPLS中的标签绑定及传播
    2.2.1 LDP/TDP会话的建立
    2.2.2 标签绑定和分发
    2.2.3 帧模式MPLS网络中的汇集
    2.3 次末中继段弹出机制
    2.4 MPLS与边界网关协议的交互
    2.5 总 结

    第3章 信元模式MPLS的操作

    3.1 通过LC-ATM接口的控制层面连接性
    3.1.1 Cisco IOS软件中的MPLS控制层面连接性
    3.1.2 ATM交换机中控制层面的实现
    3.2 跨越ATM-LSR域转发标记分组
    3.3 跨越ATM-LSR域的标签分配和分发
    3.3.1 VC的合并
    3.3.2 跨越ATM-LSR域的汇集
    3.4 总 结

    第4章 跨越交换式WAN介质运行帧模式MPLS

    4.1 跨越帧中继的帧模式MPLS操作
    4.2 跨越ATM PVC的帧模式MPLS操作
    4.2.1 跨越相同ATM接口的帧模式和信元模式的MPLS
    4.3 总 结

    第5章 **MPLS主题

    5.1 控制标签映射表的分发
    5.2 跨越以太网链路的MPLS封装
    5.2.1 IP MTU路径发现
    5.2.2 以太网交换机和MPLS MTU
    5.3 MPLS循环检测和防范
    5.3.1 帧模式MPLS中的循环检测和防范
    5.3.2 信元模式MPLS中的循环检测和防范
    5.4 跨越MPLS-使能网络的路由跟踪
    5.5 MPLS-使能网络中的路由汇总
    5.6 总 结

    第6章 MPLS迁移和配置案例研究

    6.1 将主干迁移到帧模式MPLS解决方案
    6.2 迁移前对基础设施的检查
    6.2.1 对Cisco快速转发(CEF)的需求
    6.3 着手解决内部BGP结构
    6.4 内部链路到MPLS的迁移
    6.5 消除不必要的BGP对等会话
    6.6 基于ATM的主干到帧模式MPLS的迁移
    6.6.1 到信元模式MPLS的迁移
    6.7 总 结

    第二部分 基于MPLS的虚拟专网

    第7章 虚拟专网(VPN)实现要点

    7.1 虚拟专网的演进过程
    7.1.1 现代的虚拟专网
    7.2 基于业务问题的VPN分类
    7.3 覆盖VPN模型和对等VPN模型
    7.3.1 覆盖VPN模型
    7.3.2 对等VPN模型
    7.4 典型的VPN网络拓扑
    7.4.1 **和幅条式拓扑
    7.4.2 部分或全网格式拓扑
    7.4.3 混合拓扑
    7.4.4 简单的企业外部网拓扑
    7.4.5 **服务式企业外部网
    7.4.6 VPDN拓扑
    7.4.7 管理网络VPN的拓扑
    7.5 总 结

    第8章 MPLS/VPN体系结构概述 1

    8.1 案例研究:服务提供商网络SuperCom中的虚拟专网
    8.2 VPN路由和转发表
    8.3 重叠虚拟专网
    8.4 路由目标
    8.5 提供商网络中VPN路由信息的传播
    8.5.1 SuperCom网络中的多协议BGP
    8.6 VPN分组转发技术
    8.7 总 结

    第9章 MPLS/VPN体系结构操作

    9.1 案例研究:MPLS/VPN内部网的基本服务
    9.2 配置VRF
    9.3 路由区分符和VPN-IPv4地址前缀
    9.3.1 配置路由区分符
    9.4 BGP扩展共用体属性
    9.4.1 BGP扩展共用体路由目标
    9.4.2 BGP扩展共用体源站点
    9.4.3 BGP扩展共用体属性的格式
    9.5 PE到CE链路的基本配置
    9.5.1 PE到CE链路的配置-静态路由
    9.5.2 PE到CE链路的配置-RIP第二版
    9.6 接口与VRF的关联性
    9.7 多协议BGP的用途及部署
    9.7.1 配置多协议BGP
    9.7.2 VPN-IPv4前缀的增强型BGP决策进程
    9.8 出站路由过滤技术(ORF)和路由刷新特性
    9.8.1 PE-路由器上的自动路由过滤技术
    9.8.2 在PE-路由器之间刷新路由信息
    9.8.3 PE-路由器的ORF
    9.9 MPLS/VPN数据层面-分组转发
    9.10 总 结

    第10章 提供商边界(PE)到客户边界(CE)的连接性要点

    10.1 VPN客户到MPLS/ VPN主干的接入
    10.2 服务提供商和客户网络之间的BGP-4
    10.3 PE-路由器和CE-路由器之间的开放*短优先协议(OSPF)
    10.4 区分VPN客户路由信息
    10.5 跨越MPLS/VPN主干传播OSPF路由
    10.5.1 OSPF路由的BGP扩展共用体属性
    10.6 PE-到-CE的连接性-支持站点区域0的OSPF
    10.7 PE-到-CE的连接性-不支持站点区域0的OSPF
    10.8 VPN客户的连接性-可选择的MPLS/VPN设计方案
    10.8.1 在网络中使用iBGP的客户到MPLS/VPN服务的迁移
    10.8.2 自治系统编号覆盖特性
    10.9 总 结

    第11章 **MPLS/VPN拓扑

    11.1 内部网和外部网的集成
    11.2 **服务式拓扑
    11.3 MPLS/VPN**和幅条式拓扑
    11.3.1 部署AllowAs-in特性
    11.4 总 结

    第12章 **MPLS/VPN主题

    12.1 MPLS/VPN:对解决方案进行扩展
    12.2 MPLS-使能VPN网络中的路由汇聚
    12.2.1 服务提供商主干中的汇聚
    12.2.2 VPN站点之间的汇聚
    12.3 跨越主干通告路由
    12.3.1 运载VPN-IPv4和IPv4路由信息的BGP会话
    12.3.2 PE-路由器之间的全网MP-iBGP
    12.3.3 分割PE-路由器之间的MP-iBGP会话
    12.4 采用路由反射器层次
    12.4.1 辅助扩展的PE路由反射
    12.4.2 对路由反射器进行分区
    12.4.3 PE-路由器上的标准共用体过滤
    12.4.4 路由反射器上基于路由目标属性的过滤
    12.4.5 路由反射和ORF功能
    12.5 部署BGP联合
    12.5.1 BGP联合 单IGP环境
    12.5.2 BGP联合 多IGP环境
    12.6 PE-路由器的规范和扩展
    12.7 另一种连接需求 Internet接入
    12.8 通过防火墙连接到Internet
    12.9 Internet接入 静态缺省路由
    12.10 PE-路由器和CE-路由器之间独立的BGP会话
    12.11 通过动态缺省路由连接到Internet
    12.11.1 动态缺省路由 路由目标分配
    12.11.2 将全局路由表和VRF关联起来
    12.12 再次在全局路由表中查找
    12.13 通过不同的服务提供商连接到Internet
    12.14 总 结

    第13章 MPLS/VPN部署指南

    13.1 MPLS/VPN部署初步
    13.2 将客户路由从IGP迁移到BGP
    13.3 在MPLS/VPN主干中部署多协议BGP
    13.3.1 VPN路由和下一中继段转发
    13.3.2 配置PE-路由器的环路地址
    13.4 在LAN接口上部署MPLS/VPN
    13.5 对客户链路的网络管理
    13.5.1 使用不同的扩展共用体通告路由
    13.5.2 使用标准BGP共用体来过滤路由
    13.5.3 使用导出映射表通告包含两个不同路由目标的路由
    13.6 在MPLS/VPN主干上使用路由跟踪
    13.7 总 结

    第14章 运营商的运营商VPN以及提供商之间的VPN解决方案

    14.1 运营商的运营商解决方案概述
    14.2 运营商的运营商体系结构 拓扑
    14.2.1 没有在POP站点中部署MPLS的ISP
    14.2.2 POP站点中部署了MPLS的ISP
    14.3 层次式虚拟专网
    14.4 提供商之间的VPN解决方案
    14.4.1 提供商之间的VPN 跨越边界交换VPN-IPv4
    14.4.2 提供商之间的VPN 在客户站点之间运行多中继段eBGP
    14.5 总 结

    第15章 从IP隧道技术到 MPLS/VPN迁移案例研究

    15.1 当前的VPN解决方案 IP隧道技术
    15.2 定义VPN和PE路由器的路由策略
    15.3 定义主干网络中的VRF
    15.4 SampleNet VPN站点的VRF和路由策略
    15.5 SampleNet接入Internet的VRF和路由策略
    15.6 Internet接入客户的VRF和路由策略
    15.7 迁移到MPLS/VPN 步骤和实施
    15.7.1 迁移SampleNet的**站点
    15.8 配置BGP路由反射器上的MP-iBGP
    15.9 配置TransitNet PE-路由器上的MP-iBGP
    15.10 将VPN站点迁移到MPLS/VPN解决方案
    15.11 总 结
    编辑推荐语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Cisco公司的MPLS体系结构,书中涵盖了有关MPLS的理论、配置、网络设计、案例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并讨论了MPLS的一项主要应用:基于MPLS的VPN。书中通过配置范例、建议的设计方案、部署指南以及案例研究介绍了MPLS/VPN体系结构及其所有的机制。
    本书分两部分,共15章。**部分(1-6章)介绍了MPLS技术及其配置,包括帧模式MPLS操作、信元模式MPLS操作、在交换式WAN介质上运行帧模式MPLS、**MPLS主题、MPLS迁移和配置案例研究等;第二部分(7-15章)介绍了基于MPLS的虚拟专网,包括实现虚拟专网的方式、MPLS/VPN体系结构操作、提供商边界到客户边界的连接方式、**MPLS/VPN拓扑、**MPLS/VPN主题、MPLS/VPN部署指南、运营商的运营商VPN以及提供商之间VPN解决方案、IP隧道技术到MPLS/VPN解决方案的迁移案例研究等。
    本书是了解、设计以及部署MPLS和基于MPLS的VPN的实用指南,适合网络工程师和管理员用来快速、**地学习MPLS和VPN技术,也可作为通信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