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蒲公英(面店)—概念性物体
翻译电影
除了形象与语言外,电影以平面空间与时间的经历叙事。与电影比较,建筑具备除语言外所有的叙事因素,空间
比电影更多一相度。建筑叙事的可能性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一个尝试是用空间造型“翻译”电影叙事。
看了电影《蒲公英》,日本导演伊丹十三的作品。影片中有两个交替出现的元素:一组互无关联的片断,一条按
时间顺序发展的线性叙事—传统情节。两个元素一个主题:食色性也,出自《孟子》。
我的设计以《蒲公英》线性叙事的部分为基础:
一个爱情故事:男性卡车司机和女性快餐面店老板/厨师。蒲公英是她的名字。他来面店吃面,给她的面提意见
,帮助她提高烧面技术。恋爱围绕烹调,“食色性也”既具体又特殊的表现。面店只有一个房间,被一个柜台分出内
外两侧。他,每次来总坐在柜台两侧。他,每次来总坐在柜台外侧;她,总在里侧忙碌。二人交往皆发生在中间柜台
上。
我取柜台的一片断为设计母体。设想这段柜台的表面具有类似相底片的性质,那这段恋情一定已经记录在上。设
计的过程就成为“显影”。于是柜台两侧分别呈现出男女饮食的形象:男方,形象凸出,阳;女方,凹进,阴。
概念物体
*后的结果是一个足尺的物体,高度进深与原柜台尽可能一致,两侧的形象也是实大,男方的双手是用真手做模
浇铸成的。它不是模型,它是概念的造型,没有实用价值,不是家具。因为它单纯地、直接地体现概念,设计过程不
容(传统的)雕塑式审美判断。因此它也不是雕塑。
看空间
在物体内部建立起一个空间系列,隐喻某些人体内部器官,重述“食色性也”的主题。这组空间不可能用身体去
经验,只能用眼睛,从一个特定的视点—女方的肚脐看进去。它们是单纯的看的空间。这组窥视空间未能在物体中实
现,后来以烧陶的形式单独地制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