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素质教育课程简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素质教育课程简论

  • 作者:戴汝潜
  •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28739
  • 出版日期:1999年08月01日
  • 页数:411
  • 定价:¥15.7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当然,我们可以信手举出更多的例子,其意在归纳素质的构 成。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除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部分 内容以外,其实还有一部分内容,这就是人的本体属性的内容。 所谓本体属性的内容,是指人类对其自身认识层面的素质,这其 中也含有先天生理遗传的独特性成分,以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的后天独特性成分。我们通常称之为 个性的内容: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基础上,在一定的社 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明个体 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即有社会性(道 德、世界观等),心理品质(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等)和生 理发育(体魄、精力等)等几方面特点,其具有独特性,自主性和 创造性(转引自1989.6笔者《教育研究》杂志《个性发展与教育 实验》)。人的素质的本体属性集中地反映着人的本质,即“需要 ——创造”规律。需要和创造的独特性常常具有积极、宝贵的社 会价值,甚至形成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是人类发展的真正动力 所在。教育的对象是首先作用于本体素质的发展的。 这样,概括起来,人的素质由三大部分组成,即—— 综上所述,今天,我们这里所谈的素质可以理解为人自身生 存与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 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它是自然和历史进程赋予人的可 以发育、重组、转换和再现的潜质。
    目录
    前言
    素质论说
    素质小引
    素质的自然属性
    素质的社会属性
    素质的本体属性
    素质的基本特征
    教育论说
    教育的哲学背景
    关于教育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
    教育的着力点
    素质教育论说
    素质教育出现的背景
    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观质的区别
    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再认识
    素质教育概念的界定
    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
    素质教育课程论说
    素质教育目标的细化
    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
    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观念
    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
    案例一 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实验课程设计
    案例二《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案例三《成长与发展》课程设计
    素质教育课程评价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论说
    活动课程的价值
    现代课程的综合化观
    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
    为数学文化时代的到来作准备
    强身为本——民族素质的基石
    新世纪的德育
    未来学校的课程设计
    附录
    毛泽东的课程观
    (一)立足于教育促进社会改革的课程目的论
    (二)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课程认识论
    (三)立足于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课程致用论
    (四)立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主动发展论
    (五)立足于个性发展的课程方法论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关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
    的意见
    (一)院士“附言”分类汇编
    (二)调查问卷及其统计数据
    参考书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