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把握图形元素在构成中体现出来的形、空间、动态、位置和相互关系。分析归纳该图形在画面中的存在方式、意义及作用,进而可以演绎推理出这些元素新的构成方式。一般来说,形的构成要素包含如下几个方面:概念元素、视觉元素、感知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等。一、概念元素如果我们的视觉观察到物体棱角上的点,形体外轮廓线,形体的外表面和形体三维所占空间,那么将这些感觉到的图形组成部分归纳为:点、线、面、体,就形成了图形的概念元素(见图2-34)。
二、视觉元素图形具备形状、大小、颜色、肌理、位置等视觉特征,简称为视觉元素。(1)形状:物体的外轮廓形所反映出来的**视觉特征。关于形状的认识,一是要观察不同形体的外形特征;二是要努力发现在不同视角、视距的变化下所能呈现出来的不同形态关系。(2)大小:形的大小是相对的概念,单个的形体不具备大小特征,两个以上的形在同处于一个平面空间中,可以比较出其长度、宽度以及面积大小的差异。(3)颜色:颜色是由不同光谱通过物体表面反射后在视觉上形成的感觉,颜色是由色相、明度、纯度构成的。在平面构成中的颜色,主要是指色彩的明度差异。(4)肌理:形状的表面必然会有肌理,肌理是形体的“表面结构”带来的感觉。一般具有光滑、粗糙等触觉感受。肌理是构成中的视觉元素,也是构成中的特殊构成形式。(5)位置:位置在图形构成中既属于视觉元素,又属于关系元素。如在一个正方形中的两个相同的点.由于其位置不同,即会产生不同视觉效果,如图形元素在画面的**,则视觉感显著而突出;如在构图的**偏下,则有下沉的视觉感等;可见形在同一空间中的位置不同,即可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见图2-35)。 平面构成是学习艺术设计的基础科目,也是从事设计和艺术活动的一个出发点。它可以加强我们对形体的敏锐感受能力,培养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的习惯。增强设计表达能力。如果对图形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够。必然会在今后的设计或创作活动中,无法进一步拓展设计思维,无法设计出更加美观、丰富、具有创意的图形。数字平面构成主要是指利用数字化的手段研究、学习与设计平面图形,这种手段包括使用数码设备、图形软件等,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与创新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平面构成是科学的理解与组合图形的基础,学习数字平面构成。有利于从新的角度系统地学习现代图形设计艺术。
学习数字平面构成课程,必须对单元课时安排和学习方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是学习的**因素。平面构成不是对图形设计机械的理解或盲目模仿。平面构成之所以被列为设计基础课,是因为它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构思能力,而且还侧重强调学生在设计中解决好应用及创新的问题。所以在初学阶段就有必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将专业设计与构成思维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