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学是研究分析病情资料,辨别证候的一门学科,它是由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各科的桥梁学科。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和论治是相互环扣的两个相联过程。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出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及病位,推断内在的病理变化,以获得对疾病的病理性认识。 二十年来,中医基础学科的合理分化与重组以及相应的分化教材编写工作,一直是中医高等教育改革的**之一,也一直是中医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建设之一。从1984年起,我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就一直发动全校师生从事这方面的努力探索与实践,1987年版的系列分化教材先后一共用了十多年,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教训。走进21世纪,中医高等教育理应开创新的局面,理应在原先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大胆地往前走。为此,在**教育部及**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我校有关领导的具体指导下,以我校一批年轻教授为核心,组织各省市院校一些学科精英,共同编写了本套新的系列分化教材,以期对近二十年来的教材分化经验有所总结,并对迈向新世纪中医高等教育教材编写工作有所启迪。这套新系列教材编写的基本宗旨是:尽可能按学科本身性质的研究范围适作分化与重新整合,尽可能地汲取历史中医学术之精华,努力介绍当代中医大学生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并力求避免在这一过程中的表达含混不清和不必要的过分重叠,以真正反映学科特点,时代特征。由于本系列教材的主编大多为40岁左右的年轻教授,常创新有余,功底尚浅,再加上学科分化与整合工作难度之大,许多问题常仁智互见,因此,不足以改纰缪之处在所难免。热忱祈望广大读者对这套系列分化教材提出宝贵意见,使之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