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观人学从*普遍的意义揭示了一种有关人类本性的规律和知识。这种知识形式的*特别之处在于本,其性主题的结构不是富有趣味就是柘燥单调。
因为人类对观人学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它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关于外在与内在关系以及随着身体发展而表现思想性格特点的知识。
通常的用法限定了观人学这一术语的含义,使它单纯地表示通过面部迹象来获知性格的艺术。
对于观人学的更充分更准确的定义,也是我们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了解的定义,将在本书第三章中进行阐述。
观人学的发展历史
观人学在古代似乎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在古代它是一门空想艺术而不是一种自然科学。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弟子崇尚并实践这一学科;柏拉图也曾经提到了观人学。亚里士多德据说写了一篇关于观人学的论文,第欧根尼将其引入“亚里士多德的生活”。诡辩哲学家普遍地传播内在性格与外在发展之间的联系,但却不能解释这一联系。
当观人学者泽普诺斯宣称苏格拉底愚蠢、残忍、世俗而且是一位酒鬼时,有哲学家为他辩护说:“一个人从本质上沉溺于这些恶习,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善行才能将这些恶习杜绝和克服。”
希腊关于观人学主题的作者,其作品有很多被保留下来,于1780年在德国结集出版,书名为《希腊的观人学作者》。
在罗马,有人将观人学与未来预言联系在一起而贬低了观人学的价值,就像白天的占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