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时年纪小青春正少
阿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年,小时候的记忆渐渐在眼前回放,也许是现实太过压抑,人突然怀旧起来了,对自己那个时代的事物充满了眷念。说起来突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学生时代已经结束,空气炽热而闷慌。
阿文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
从幼儿班起我父母就是双职工,祖父母那一辈也是看“文革”结束了,要为社会主义发挥余光余热,所以我每天拎着小饭盒去上幼儿园,早上扒着幼儿园的大门大哭大吼不肯进,晚上要等到老师都着急回家才被父母接回去,独自等待那个孤单寂寞啊!更可怜的是上长托的小朋友,那个时候还是单休日,每个礼拜只能回一次家。扒着幼儿园的窗户看的情景那叫一个可怜巴巴啊!
我是常常被爸���妈妈反锁在家里的独生子女,长大一点就开始把钥匙串一根红线挂在脖子上跳跃着去上学。80年代是父母们努力赚钱的转折期,于是我上学的时侯从来没人带领,跟着旁边的叔叔阿姨们乱穿马路,偶尔看见讨饭的老人还会上前叫一声“爷爷”。
小学时,物质条件真是艰苦。我*怕冬天,整个人被裹得像大熊猫,臃肿不堪。妈妈能给我的*保暖的鞋子是她自已亲手缝制的棉鞋,还有棉裤。下课后我总争分夺秒地跳橡皮筋、跳绳,把脚跳得热乎乎冒汗,那一刻真是舒服呀,只可怜了上课40分钟,脚底迅速冷却,热气化成冷水珠,冻得我直跺脚。一路踩着积雪,到家后原本干烘烘、暖暖的棉鞋已湿漉漉得让人不忍多看。
那时奶奶总是一边责骂我,一边迅速让我把脚泡进热水里,然后利索地把我的小脚擦干,放到暖暖的“火囱”上。这个“火囱”现已不多见,它是用金属制成的有盖有环的器皿,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取暖设备。里面装着生炉子用下的冒红光的热灰,为避免烫手,奶奶会在*外面包一层棉布。脚踏“火囱”,倚靠火炉,就着昏黄的灯光,看屋里火苗忽忽地跳跃,窗外雪花悠扬地飘舞,真惬意呢!
可惜,这样让人冻得刻骨铭心的冬天越来越少,衣服鞋子保暖功能越来越强,取暖设备越来越先进,却少有用武之地。大雪飞舞、北风呼啸的冬天真的越来越少,再也不见屋檐上细细、脆脆的冰锥,不见积雪铺地的风光。那时人们盼雪是瑞雪兆丰年,如今盼雪是物以稀为贵了!
夏天呢?等日照西山时呼朋唤友河里游泳去,乒乒乓乓打水仗,比赛谁游得快,看谁从岸上跳得*远,两脚丫子扑咚扑咚打水,稀里哗啦游一阵。我总是匆匆忙忙赶回家,一边擦身换衣服,一边大声问妈妈几点了,迫不及待打开电视机,一休、恐龙**克塞号、葫芦兄弟、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