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遗迹记录
每一个编了号的遗迹在发掘完了之后,要及时地单独记录。比如灰坑记录、房子记录等。
每一遗迹,应该由亲身发掘它的人来记。如果是别人代记,不能只凭已画好的平、剖面图和出土遗物做文章,而要让亲自发掘的人详细介绍情况,并参考探方日记,以免追忆时含糊不清,发生缺漏或错误。
每一遗迹的记录,必须记明编号、发掘者姓名、绘图张数和绘图号、照相张数和照相号。基本内容有以下几项:
1·层位压在哪一层下,打破哪几个地层,以及同其他遗迹的叠压或打破关系。
2·遗迹本身的描述。**在补充平、剖面图以及细部图的不足之处。比如灰坑在探方中的位置、总体形状、大小、深度,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因此无须作过多的文字描述;但是,像壁面和底部的特殊迹象和细节,就需要文字详细描写了。
3·内部堆积的情况。土质土色(有明显层次的要分层描写)、特殊包含物(如草木灰、木炭碎屑、红烧土块)等。
4·遗物。必须写清楚遗物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分布情况,而对遗物本身的描述的详细程度,全发掘工地应有统一的要求。在发掘遗物经过整理和绘图之后,可将该遗迹所出各小件的图和普通品标本图附在文字记录一起,以便进行研究。
5.对遗迹的性质和时代的分析和推断。
6.发掘中的疑难问题。
在大型发掘工地,同一类的遗迹数目很多。为了便于对比研究,遗迹记录多采用统一表格形式。但因为遗迹种类复杂,各个发掘工地情况千变万化,这里只举一张通用的灰坑记录表(表4)作为例子,以供参考。 **民族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高层次,在教育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并历来受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关怀与重视。
自五十年代开始,**民族大学即招收研究生,几十年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如今不仅有硕士研究生,还有博士研究生,并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民族大学已成为我国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在现有的3个博士点和13个硕士点中,民族学专业被确定为**级**学科,中国民族史、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4个专业被确定为部委级**学科。**民族大学的在校研究生,除各民族学生外,还有港澳台籍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研究生。
自1978年以来,**民族大学的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陆续毕业的研究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1世纪的临近,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跨世纪人才,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战略任务。很显然,研究生这一层次的人才,必将成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骨干力量。为此,当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以及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都在做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