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论
1.1 汽车发动机试验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汽车发动机试验学”是清华大学车辆工程(汽车)专业的必修课程。多年前,此课程只是发动机原理课的配套教学环节,其主要内容是发动机性能的试验验证,因而内容单调,试验组织也不够规范和严谨。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排气污染**、发动机电子控制等新技术的引入以及各种法规、标准、鉴定程序的完善,汽车发动机试验技术和方法作为汽车工程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早已不是对理论的单纯验证,而是真正了解和掌握汽车先进技术并实现技术创新的必要手段。可以认为,不掌握汽车发动机试验的相关知识是无法在这一领域立足的。这是因为,汽车发动机产品主要是“试”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因而,汽车发动机试验技术、试验方法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也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汽车发动机试验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汽车发动机试验教学是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和规律是百年来广大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大量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质,但还有很多问题和现象无法解释。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仅凭课堂和书本上的知识是无法真正理解和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在发动机实验室里所花的几个小时可以说是对汽车发动机的“真实世界”的*好介绍,是对课堂教学或者计算机模拟的*佳鉴别和考核。因此,通过汽车发动机试验教学,可使学生进一步全面了解复杂的发动机,并培养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如汽车发动机原理、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试验技术等),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的培养,将促使学生增进工程意识、创新意识、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发动机试验技术的支撑,汽车发动机的试验知识与技能也是从事汽车及发动机生产、研发的技术人员不可缺少的知识和能力。多年来,发动机试验教学已在我国高等院校汽车及内燃机专业中全面铺开,并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社会对汽车发动机的各种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技术、新装置和新法规不断涌现,发动机试验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局限于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试验内容已不能满足日益扩展的教学要求,适时引入汽车发动机排放、电控发动机匹配与标定、动态性能乃至新型动力系统等试验内容,已成为发动机试验教学的新目标。因此,编写反映现代汽车发动机全新技术的教学试验新教材已成必然趋势,这也正是作者编写本书*主要的出发点。
目前,系统介绍汽车发动机试验方法、知识和技能的书籍并不多,而可用作高等院校汽车发动机试验的专用教科书基本没有。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长期开展关于汽车发动机的多方面的科研工作,并对现代汽车发动机试验新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者在吸取本系各科研组经验的基础上,参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并与兄弟院校发动机试验教学人员进行切磋交流,决定编写此书,以满足教学及生产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的需要。
现代汽车发动机试验的内容和知识是一个极宽广的领域。为了能够比较系统地介绍汽车发动机试验技术,使读者对发动机整机试验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作者在汽车发动机试验讲义的基础上,对全书的编写体系和内容重新进行了精心筹划和安排。整机的各种性能试验是发动机试验的核心内容,与发动机原理的关系*为密切,对产品质量有决定意义,也是汽车生产单位*为关注的试验项目。因此本书侧重介绍与整机台架运行有关的性能试验,而不涉及零部件的试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