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懂事开始就一直在学校里呆着,读小学、中学、大学。到了大学毕业还是没有离开学校,只不过把学生身份改变成了大学教师的身份。由于所学的专业之一是摄影,从事的职业是大学本科摄影教学,所以多年来的梦想就是自己出版一本摄影教科书,适应当代高校大学生系统学习摄影,同时也能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份学习教材。
大学和大学的教师应教给学生什么呢?首先,当然是教他们先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习新闻摄影的学生,更应该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懂得人文关怀。“新闻摄影记者首先是一个人,给予需要的人及时帮助是他首要的责任,新闻则是第二位的。”我经常用《美国新闻摄影教程》作者肯尼斯·科布勒的这句话转赠我的学生。我教过的两位学生陈奕启和梁清,现在《南方都市报》当记者,他们的出色表现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育人理念。陈奕启在2008年采访抗冰救灾时所拍摄的新闻照片《爱心接力》,先后在《南方都市报》、《人民摄影》头版刊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照片还获得广东省和全国抗冰救灾纪实摄影专题展览的两项金奖。梁清奔赴汶川和都江堰等地拍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程,又赴美国采访2008年总统大选。他们用爱的心灵去发现新闻,让人们看到一个充满希望和人性的世界。
其次,就是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因此,写一本不是为了装点门面的“为写而写”的教材,而是写一本能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为教而写”的教材,这是我撰写本书的初衷且以此作为这本书的特色。
看得见:全书共有15个章节和6个附录,30多万字,在每章节里面根据内容需要附上新闻或纪实或艺术的摄影图片400余幅。其中大部分图片是我自己拍摄的作品,一部分图片是我的摄影同行的经典佳作,还有一部分图片是我得意学生的摄影作品。学生的成就是当教师*大的欣慰,这也是我自从当老师的那**起,就无怨无悔为之付出的动力。
摸得着:我多年来在汕头大学从事摄影本科教学,曾兼任学校的新闻摄影拍摄工作,用摄影镜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与变迁,采访拍摄了来校视察的许多**领导人以及重大外事活动,为新闻摄影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手教学资料。
我��欢旅行摄影,寒暑假为我提供了大量拍摄时间。多年来自费旅行走遍祖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草原、沙漠、戈壁滩、高山和海域,从绿色葱茏的南国到白雪皑皑的北国,从汕头的北回归线到祖国的*北边漠河,无不留下我的足迹。越是荒无人烟偏僻贫穷的地方越是吸引着我前往拍摄记录,*值得我记录与关注的是那里人们的生活状况与生存环境。一次重大的车祸还差点让我把生命交给内蒙古这片热土。摄影以它独特的记录方式把我所看到的真实影像永远地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