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鲁迅”真的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那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人义传统深厚的法国可以和中国一起称为“文化大国”了,因为这样至少表明,中国社会在极为普遍的程度上实现了“文学化”。
而如果“鲁迅”这个名词仅仅成为所谓的“精神**”的标识或所谓的“精英代言人”,至少是他的文学作品绝无任何意义可言。
综观鲁迅全部作品,其中越是惜言“爱”,他本人对“爱”之向往便越是炽热,正如此,他面对黑暗世界时发出的冷嘲热讽,才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如果,他的呐喊仅仅是一个蹒跚的侏儒不堪凄风冷雨而发出的呢喃,作为后人,我们何必由此坚信“独立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基本的精神追求?
如果没有“爱”的意识相激荡,1917年,在日本求学的鲁迅也不会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样激奋的呐喊,只是,他从来没有把爱作为“私人之间“的给予与接受的礼物,他更愿意相信,“爱”可以在更大层面发挥作用,包括塑造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而这一点,在把鲁迅作品作为学生作业阅读时,至少是我,全然不觉。这样说来,“文化神童”就没有必要买这本书来读了,因为在读鲁迅之前,他们或许已完成了和鲁迅著作量相当的写作,回头反刍,实在多此一举。
所以说,《我来教你读鲁迅》实际上是一本带有启蒙色彩的“读书札记”,它试图通过对鲁迅生平创作的所谓“平民文学”地解构,提炼出“独立精神”的形成线索,至于,这条线索是否清晰或者说是否具有“励志”性,那就看读者如何把握了。
“人���”这种东西*好把握也*难形成,为了得到某种利益做承诺时,它通常首当其冲,成为给自己添加分量时*重要的一个砝码,而一旦得偿所愿,它却顿时一文不值,成为“成功者”对“失败者”加强伤害的有利武器,因此说,《我来教你读鲁迅》这样一个“人言不惭”的书名很可能引起上述的误会,但相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基本人格的话,大家应该觉得这个名字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真诚的味道,至于作者,他更希望的是,和更多的人一起从更多的角度去坚定对鲁迅这个“精神巨人”的维护与修缮,如果这一点为读者朋友所接受,则其心慰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