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列专著)(Communication Anti jamming
QQ咨询:
有路璐璐:

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列专著)(Communication Anti jamming

  • 作者:姚富强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80371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502
  • 定价:¥8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运用“矛”与“盾”的哲学原理,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中一些值得研究和认识的问题。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通信抗干扰概述,通信干扰与抗干扰基本理论及其局限性,跳频通信、直扩通信、跳码通信和差分跳频通信的工程与实践,快速高精度位同步技术与实践,典型通信装备的抗干扰技术体制与实践,通信网络抗干扰基础与运用,跳频通信战场管理控制工程与运用,通信抗干扰评估工程与实践,通信抗干扰仿真方法与实践,外军通信电子战装备发展水平,通信电子进攻与电子防御作战运用,以及信息作战与通信电子防御的发展。
    《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将技术与战术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单装与网系运用相结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通信抗干扰技术体系,并融入了作者长期从事通信抗干扰体制、技术和战术运用研究的一系列成果。
    《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作为一本通信抗f扰专业的实用参考书,适合于通信及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研究生、高年级本科���以及科研管理人员、装备检验人员、通信技术干部和指挥人员使用。
    文章节选
    本章内容属于顶层研究的范畴。在分析通信抗干扰作战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通信抗干扰内容的扩展,修正了通信抗十扰技术体制的定义,介绍了通过抗干扰技术体制的分类及其选择的原则,*后论述了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凄者埘通信抗干扰的顶层设计、发展态势和基本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从一般意义上讲,军用通信(或称为军事通信)与民用通信的根本区别在于军用通信必须具有顽强的战时生存能力,尤其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乍存能力。无线通信是战时的主要信息传输手段,其生存能力主要表现在抗十扰、反侦察、抗截获和抗摧毁等方面。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新的作战样式的m现以及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需要,战场打击力度和准确性显著增强,战场横向信息流迅速增加,部队机动和部署的时间大大缩短。因此,军用通信装备除了具备顽强生存能力以外,还要具备很好的快速机动性能和协同互通能力。这就要求对军用通信装备的多重需求进行一体化的联合设计,以全面提高其整体电子防御作战能力。特别是海湾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提高军用通信装备综合性能的重要性,纷纷投入巨资发展高性能军事通信新装备,高性能军用通信装备已经成为体现国力和军队战斗力的一个新的竞赛场。
    我作为一名老通信兵,很高兴提前阅读了《通信抗十扰工程与实践》的书稿,并为该书作序。作序要说些什么呢?说实话,我不想落人俗套,流于八股,我想了想,还是说说我的一点体会,介绍一下本书的特点和本书的作者,也算是为通信抗干扰研究的发展,略尽绵薄吧。
    当前,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时代的到来和信息作战样式的出现,各种军事系统快速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一体化发展,许多**都在研究和建设“数字化部队”、“数字化战场”,积极推进“网络**战”,等等。这里,数字信息及信息的流动是制胜指挥之根本,信息不流动就不能形成战斗力,因而确保军事通信系统的顺畅可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使军事系统更智能化、反应更快速、控制更**的信息系统,也使军事系统更“脆弱化”了。于是,“信息作战”应运而生,且大显身手,大大扩展了通信对抗的内涵和外延,使斗争更趋激烈。
    通信干扰和抗干扰作为通信对抗的一对“矛”与“盾”,其技术水平在斗争中不停地发展、前进,可谓是“道高一起,魔高一丈”。我们清楚地看到,通信干扰已由传统的基于单机信道干扰的狭义干扰发展到基于多维空间干扰的广义干扰(通信电子进攻),主要表现在:从固定干扰发展到动态干扰;从压制式干扰发展到压制式干扰和灵巧式干扰相结合;从点对点干扰发展到网络干扰和网系干扰;从单纯十扰发展到干扰、侦察、截状和硬攻击综合电子进攻;等等。面对通信干扰的发展,军事通信所处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了,所面临的威胁更加严重了,通信抗干扰如何向深层次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考。经过多年的研讨和实践,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必须由传统的基于单机信道抗十扰的狭义抗干扰发展到基于多维空间抗干扰的广义抗干扰(通信电子防御)。这对于军队信息化建设和遂行核心军事任务,加强闲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第1章 通信抗干扰概述
    1.1 通信抗干扰的作战需求分析
    1.2 通信抗干扰覆盖范围的扩展
    1.3 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的定义
    1.4 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的分类
    1.5 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的选择
    1.5.1 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选择的原则
    1.5.2 几个基本概念及其丰H瓯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通信干扰与抗干扰基本理论及其局限性
    2.1 通信干扰的基本理论
    2.2 常规通信干扰理论的局限性和价值
    2.3 扩谱通信抗干扰的基本理论
    2.3.1 香农公式及其工程意义
    2.3.2 处理增益及其工程意义
    2.3.3 干扰容限及其工程意义
    2.4 常规扩谱通信抗干扰理论的局限性和价值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跳频通信工程与实践
    3.1 跳频通信基本知识
    3.1.1 跳频通信摹本原理
    3.1.2 单路跳频信号特征
    3.1.3 跳频通信有关工程概念
    3.2 跳频处理增益算法修正
    3.2.1 跳频处理增益已有定义存在的问题
    3.2.2 跳频处理增益算法修正分析
    3.3 跳频处理增益对系统能力的影响
    3.3.1 跳频处理增益对抗阻塞于扰能力的影响
    3.3.2 跳颇处理增益对抗跟踪干扰能力的影响
    3.3.3 跳频处理增益对组网能力的影响
    3.3.4 跳频处理增益对反侦察性能的影响
    3.4 跳频图案的性能分析与检验
    3.4.1 跳频图案复杂度分析
    3.4.2 跳频图案的均匀性和随机性榆验
    3.5 跳频信号损伤及其估算
    3.5.1 跳频信号损伤产生原蝌分析
    3.5.2 跳频信号损伤比的理论估算
    3.5.3 跳频信号损伤比的工程测量
    3.6 实时频率自适应跳频
    3.6.1 实时自适应跳频的含义及作用
    3.6.2 实时频率自适应跳频算法
    3.6.3 实时频率自适应跳频性能分析
    3.7 跳频通信主要干扰威胁
    3.7.1 跟踪干扰
    3.7.2 阻塞干扰
    3.7.3 其他干扰
    3.8 跳频通信抗干扰增效措施
    3.8.1 抗跟踪干扰增效措施
    3.8.2 抗阻塞干扰增效措施
    3.8.3 抗多径干扰增效措施
    3.8.4 有关共用增效措施
    3.8.5 跳频增效措施小结
    3.9 跳频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9.1 常规跳频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9.2 改进型跳频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直扩通信工程与实践
    4.1 直扩通信基本知识
    4.1.1 直扩通信基本原理
    4 1 2 单路直扩信号特征
    4.1.3 直扩通信有关工程概念
    4.2 直扩处理增益算法修正
    4.2.1 直扩处理增益已有定义存在的问题
    4.2.2 直扩处理增益算法修正分析
    4.3 直扩处理增益对系统能力的影响
    4.3.1 直扩处理增益对抗干扰能力的影响
    4.3.2 直扩处理增益对组网能力的影响
    4.3.3 直扩处理增益对反侦察能力的影响
    4.4 直扩编码与译码
    4.4.1 直扩编码与纠错编码的异同点
    4.4.2 直扩编码方式
    4.4.3 多进制直扩编码与译码的实现
    4.5 直扩相关峰衰落概率分布
    4.5.1 “ 直扩死区”及萁H:现的概率
    4.5.2 相关峰衰落概率分布密度
    4.6 直扩多径分集及其实现
    4.6.1 多径分集的基本概念
    4.6.2 种简化的直扩多径分集方案
    4.5.3 直扩多径分集的效果。
    4.7 直扩伪码优选
    4.7.1 直扩伪码优选的数学模型描述
    4.7.2 基于0-1规划的直扩伪码优选算法
    4.7.3 计算机搜索
    4.8 直扩通信的主要干扰威胁
    4.8.1 非相关干扰
    4.8.2 相关于扰
    4.8.3 其他干扰
    4.9 直扩通信抗干扰增效措施
    4,9.1 抗非相关干扰增效措施
    4.9.2 抗相关干扰增效措施
    4.9.3 扰多径干扰增效措施
    4.9.4 有关共用增效措施
    4.9.5直扩增效措施小结
    4.10 直扩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4.10.1 常规直扩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4.10.2 改进型直扩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嗣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跳码通信工程与实践
    5.1 跳码通信基本知识
    5.1.1 跳码通信研究的意义
    5.1.2 跳码通信摹本类制
    5.1.3 跳码通信摹本原理
    5.2 跳码通信关键技术
    5.2.1 跳码合成技术
    5.2.2 跳码图案产生技术
    5.2.3 跳码同步技术
    5.2.4 选择跳码速率应考虑的因素
    5.3 跳码通信体制的扩展
    5.3.1 跳码/跳频通信体制及基本原理
    5.3.2 跳码/跳时通信体制及基本原理
    5.4 跳码通信性能分析
    5.4.1跳码通信基本性能
    5.4.2 跳码通信抗干扰性能
    5.4.3 跳码通信反侦察性能
    5.5 跳码通信体制指标体系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差分跳频通讯工程与实践
    第7章 快速高精度位同步技术与实践
    第8章 典型通信装备的抗干扰技术体制与实践
    第9章 通信网络抗干扰基础与运用
    第10章 跳频通信战场管理控制工程与运用
    第ll章通信抗干扰评估方法与实践
    第12章 通信抗干扰仿真方法与实践
    第13章 外军通信电子战装备发展水平及基本态势
    第14章 通信电子进攻与电子防御作战运用
    第15章 信息作战与通信电子防御的发展
    缩略语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