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满足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对教材建设的要求,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6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职业教育焊接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在会上,来自全国十多所院校的焊接专业专家、一线骨干教师研讨了新的职业教育形势下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确定了面向中职、高职两个层次系列教材的编写计划。本书是根据会议所确定的教学大纲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组织编写的。
本书**强调培养学生应用常用的焊接生产质量检测技术进行质量控制的能力,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淡化理论、突出应用、重在技能”的特色。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重在常用无损探伤方法的探伤工艺及质量评定的介绍、突出探伤操作及标准应用的技能培养。本书编写模式新颖,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分解,按单元、综合知识模块、能力知识点作为层次安排编写,每单元开始部分安排有“学习目标”,单元末安排有“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兼顾了焊工及无损检验员考证的考点,以满足“双证制”教学需要。
本书在内容处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①贯彻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倡导“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质量控制理念,强调依靠科学管理保证焊接产品质量的基础性。这种管理是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并便于操作的质量保证体系来实现的。因此,本书首先介绍了焊接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②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控制生产全过程,因此,本书对焊前及施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达到的质量指标进行了必要的阐述。③尽管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起着重要作用,但焊后检验仍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对焊缝的外观检查,采用各种无损探伤方法(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渗透探伤、磁粉探伤等)对焊缝及近缝区表面和内部缺陷的检测。熟悉常用无损探伤方法的原理,初步掌握操作技能和根据检验报告评定焊接质量,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和**。④考虑到此书为高职、高专、各类成人教育焊接专业教材或培训用书,本着“淡化理论、突出应用、重在技能”原则,注重焊接检验基础知识的铺垫,重在常用无损探伤方法的探伤工艺及质量评定的介绍,突出探伤操作及标准应用的技能培养,以培养学生的现场实际际作能力。
全书共八个单元,由曾金传编写绪论、第三单元,辛海波编写第四、六单元,乌日根编写第五、七单元,韩德辉编写**、八单元,朱强编写第二单元。全书由曾金传主编,辛海波副主编,中国南车集团公司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教授级高工万升云博士主审。为便于教学,本书另配备了电子教案和部分习题答案,适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来电(010-88379201)索取,或登录www.cmpedu.com注册免费下载。
编写过程中,作者参阅了国内外出版的有关教材和资料,在此对有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