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输出设备应该是“会写”和“会讲”的。“会写”已经做到,如目前广为使用的激光打印机、绘图仪、CRT/LCD显示器等,这些设备不仅能输出文字信号,而且还能画出图形。至于“会讲”即输出语言的设备,目前已有初级的语音合成产品问世。
3)适配器
外围设备有高速的,也有低速的,有机电结构的,也有全电子式的。由于种类繁多且速度各异,因而它们通常不是直接地同高速工作的主机相连接,而是通过适配器(Adapter)部件与主机相连接。
适配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转换器,它可以保证外围设备按照计算机系统特性所要求的形式发送或接收信息。
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各种类型的外围设备,因而具有各种类型的适配器。适配器使得被连接的外围设备通过总线与主机进行联系,以使主机和外围设备并行协调地工作。
5.总线
除了上述五大部件外,计算机系统中还必须有总线(Bus)。计算机系统通过总线将CPU、主存储器及I/O设备连接起来。
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是多个系统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借助于总线连接,计算机在各部件之间实现传送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操作。
按照信号类型,可将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其中,数据总线主要传送数据,是双向的,既可以输入,又可以输出;地址总线传送地址信息,是单向的,决定数据或命令传送给谁;而控制总线则传送各种控制信号。
1.2.2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程序的有序集合,而程序则是指令的有序集合。
在大多数计算机中,每一条指令都被分配了一个**的编号(称为操作码),以机器指令代码的形式存储。
因为计算机存储器能够存储数字,所以它也能存储指令代码。因此,整个程序(指令序列)可以表示成一系列的数字,从而可以像数字数据那样被计算机所处理。
1.软件系统
一台计算机中全部程序的集合,统称为这台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事实上,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控制或做其他工作时,需要有各种用途的程序。因此,凡是用于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程序,统称为这台计算机的程序或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按其功能可分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两大类。
1)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用户为解决某种应用问题而编制的程序,如工程设计程序、数据处理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企业管理程序、情报检索程序、科学计算程序等等。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这类程序的种类越来越多。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新研究成果。
本书以计算机组成和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核心,系统介绍新型多核计算机系统的cPU、存储器、总线和I/O系统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同时介绍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趋势。
概括起来,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去除芯片级、电路(接线)级内容,只保留模块组成、基本原理等逻辑层内容,而把省下来的篇幅集中于介绍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方法,尤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计算机发展的现实。
·兼顾理论性与应用性,引入新型计算机技术成果(如酷睿2 CPU、多核技术、PCIExpress总线、SATA接口、网格计算等),满足学生对新颖、实用计算机知识的需求。
·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新技术、新知识,经典理论叙述清楚、透彻,易于理解,新知识资料翔实,贴近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
在本书的基础上,编者设计了新型“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构建了以计算机组成和系统结构基本理论为核心、**介绍新型多核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的教学体系。其主要特色包括:国际化的教学内容与“理论+应用”的教学体系;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设计;基于知识结构和知识点的自主学习方式;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互动交流;多渠道、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获选为2007年度**精品课程(网络教育)。课程网站(http://jpkc.onlineSjtu.com/jsjzc/)提供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教学中**难点的动画演示等编者精心制作的教学辅助资源,需要的教师和读者可以免费下载。
本书共分8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计算机的分类、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以及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后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几个主要概念。
·第2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中数值数据、非数值数据的表示,以及定点、浮点运算方法,*后介绍作为CPU一部分的定点、浮点运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