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佛教礼仪和节日
一、佛教礼仪 (一)佛教基本礼节 1.礼拜。梵语为致敬的意思。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致敬之式,其仪有九等:一为发言慰问;二为俯首示敬;三为举手高揖;四为合掌平拱;五为屈膝;六为长跪;七为手膝踞地;八为五轮俱曲;九为五体投地。
2.南无。梵语的音译,亦称“南谟”、“那谟”,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致敬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名或经典题名之前,以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
3.合掌。亦称合十。左右两手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表示忠心敬意。原为古印度的一般礼节,佛教沿用之,后来便成为佛教特有的礼节。合掌的规范动作是:从座起立,修整衣服,偏袒右肩,或左膝着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
4.问讯。用两手相曲,曲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齐眉,叫做问讯。合掌作揖,口问安否,亦谓之问讯。
5.互跪。左右两膝交互跪地。佛教规定,比丘实行互跪礼,比丘尼实行长跪礼。
6.长跪。两膝一齐着地,两胫翘空,两足指拄地,挺身。
7.顶礼。两肘、两膝、头着地,称为五体投地;而后用头顶尊者之足,故谓之顶礼。向佛像行礼,则舒两掌过额,承空,以表示头触佛足;佛经中称之为“顶礼佛足”或“头面礼足”。
8.五体投地。亦称五轮投地。 宗教是人类一种神秘的信仰习俗、精神防卫现象与历史文化现象,它犹如一张无形的网,在人身边不停地飘忽游荡,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现代社会是科学昌明的社会,人们大都受过起码的科学熏陶,按理说宗教这种前科学的理念早该进历史博物馆了,然而,在偶然性起作用的领域里仍有那么多的人经意或不经意地走进寺庙,踏进教堂,求助于菩萨,乞灵于神示。这说明,宗教并不因科学的日益昌明而衰亡,宗教是部分人永远的心理需要。
宗教曾经极度辉煌,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历史进程共演进。佛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古老的世界性的宗教,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创立、传播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和历史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的故乡在印度,后由印度向外传播发展,跟其他民族的古老文化与宗教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世界范围内各具特色的民族性佛教。基督教是古代希腊哲学和希伯来宗教的混合产物,与伊斯兰教、佛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是世界上拥有信徒*多、影响*广泛的世界性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