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专门研究有关自动控制系统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一门课程,也是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理论课程。学好自动控制理论,对掌握自动化技术有着重要作用。
本书第1版是为适应自动化学科的发展,扩宽专业面、优化整体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形势,按照“理论讲透,重在应用”的原则,总结了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参考了国内外控制理论及应用发展的方向,经反复讨论编写而成的。几年来,控制理论的教学在高等院校有了较大的发展,我们修订这部教材是适时的。2007年,本书列选为“普通商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在第1版的基础上,本书按照新教学大纲的要求重新编写,突出了基础性、先进性和易读性。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全面阐述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有实例分析贯穿始终,选例结合典型生产过程实例,其中增加的一些内容已在教学中实践过。
本书分8章及3个附录。主要内容分为4大部分:**部分包括基本概念、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响应分析、根轨迹分析、频域特性分析、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这些内容属于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问题,阐明了自动控制的3个基本问题,即模型、分析和控制;第二部分阐述非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包括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三部分有意加强了作为数字控制理论基础的采样控制系统的讨论,**介绍了采样系统的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与采样系统的校正;第四部分包括MATLAB与Simulink软件支持下的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设置于各章的*后一节中。
与第1版相比,本书的内容有较大改动,全书新编写的和增补的内容有:基本概念和相应的应用实例,线性常微分方程求解,传递函数零点和极点对系统输出的影响,方框图利用梅森公式求传递函数,实验方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二阶系统的过阻尼动态分析、单位斜坡响应及非零初始条件下的输出响应分析,高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根轨迹的基本概念如根轨迹与系统性能、闭环零点、极点与开环零点、极点之间的关系,根轨迹绘制的基本规则(如根轨迹的分离点和汇合点的多种求取、根之和、根之积等),多变量根轨��、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频率特性的图形、利用频率特性分析系统品质、MATLAB频域特性分析,频率法串联校正、复合校正实例,控制系统设计的MATLAB实现,非线性系统概念(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及分析设计方法)、非线性系统相平面图的解析绘制、由相轨迹求取时间、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系统的简化,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采样周期的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