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
《源氏物语》
内容介绍
《源氏物语》全书共54回,近百万字。故事涉及三代,历70余年,所涉人物400多位,其中性格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层**为主,也有下层士族及平民百姓。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妃、侍女的种种爱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情感纠葛。
《源氏物语》是*早全面展示东方人对性爱的独特态度和方式的作品,此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即白话小说)。但行文典雅,**散文韵味。加之书中大量引用汉诗,及《礼记》《史记》《战国策》《汉书》等中国古籍史实和典故,因此读来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气息。
《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的“国宝”,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但比中国的《红楼梦》早了700多年。它与中国���《红楼梦》《唐诗选》《阿Q正传》等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并被誉为日本文学的灵感之源。《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比中国的**批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及欧洲*早的《十日谈》要早300多年。
作者介绍
紫式部又称紫姬,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女性作家,本姓藤原,字不详。日本古代妇女是没有名字的,紫式部只是后人给她写的作品加上的名字。因其长兄任式部丞,而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衔为名,以显其身份,所以称为藤氏部;后来因她所写的《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改称她紫式部。紫式部确切的生卒年月不详,普遍认为是生于978年,死于1015年。
年幼的时候,紫式部就已经能看懂古汉语等作品,有才女之称。长德四年(公元998年)左右,22岁的她与比自己年长20多岁的藤原宣孝结婚,在长保元年(公元999年)时生下女儿藤原贤子。结婚3年后藤原宣孝就去世了。
在寡居生活中,紫式部因创作《源氏物语》而声名远扬,受到藤原道长等高官显贵的器重。宽弘二年(公元1005年)12月29日紫式部进入后宫,她担任后宫皇后藤原彰子(藤原道长的女儿)的女官,为她讲授《日本书纪》和《白氏文集》等汉籍古书。大约在1013年离开后宫。
在皇宫时期紫式部有《紫式部日记》和《紫式部集》等著作。前者又名《紫日记》,属日记文学,主要记述侍奉彰子时的宫廷生活、所见所闻。如宫仪庆典、宫中女官的容貌、才华和性格等。后者又称《紫式部家集》,收和歌作品123首,按年代顺序排列,描述了作者从少女时代到晚年的生活和感受。
和《源氏物语》一样,这两本书充满对人和社会相当敏锐的观察,是研究作者生平和《源氏物语》的重要参考资料。《源氏物语》直到紫式部逝世前才成书,该书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是歌物语和传奇物语两种传统的集大成者。
内容选摘
时值小雪飘飞,天空异常美丽。善于鹰猎的亲王公卿,皆早已备制了式样新颖的狩猎服装。六卫府中养鹰的官员,其服饰尤为稀罕:样式各异,其上配有不同染色花纹,光怪陆离,超妙独特
女子们对鹰猎之事所知甚少,只因难得一见,且场面浩大,便争先恐后来观赏。那些身份低微之人,所乘蹩脚的车子半路坏了车轮,显得甚为狼狈。桂川上的浮桥旁,亦有众多高雅的女车,其主人尚在徜徉着找地方停车。
玉勇也在观赏者之列。以她观之,那些竞相炫耀服饰的显贵们,虽个个容光焕发,然皆不及冷泉帝穿着红袍正襟危坐的尊贵姿态。她暗中打量父亲内大臣,果然仪表堂堂,衣饰华贵,且正值盛年。身为臣子,他显然优于别人。然而较之风辇中的龙颜内大臣终逊一筹。至于那些众年轻侍女美其名日“美貌”、“俊俏”而狂热恋慕的柏木中将、非少将、某某殿上人等,愈发一无可取,不值她一瞥了,可见这一切仅因冷泉帝之美貌确乎****。源氏太政大臣酷似皇上,竟似无丝毫差异。不过,许是心情之故吧,冷皇帝似乎更有逼人的威势。以此再思,此种美男子,确为世间罕见。玉勇素来习惯了源氏与夕雾中将的俊逸,以为凡是贵人,必皆相貌非凡。岂知**所见众多贵人,虽服饰堂皇,但相形之下竞似丑鬼一般,眼鼻皆异样,个个给残酷地比下去了。
萤兵部卿亲王也随驾行,髦黑右大将**装束得异常威武,身背箭囊,神气活现侍于驾侧。其人满面虬须,皮肤黝黯,样子甚是难看。其实男子相貌,怎能与盛妆的女子相比?希求男子貌美,实甚无理。玉勇打心底瞧不起髯黑大将等人。源氏曾私下与玉勇商量过送她进宫当尚侍。她想:“入宫怕是很痛苦的吧?尚侍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还一无所知呢。”心下犹疑不决。**见了冷泉帝的非凡貌相,不由动了心:“无须受宠,只作一平常宫人,奉传御前,倒是情趣盎然吧?”
延伸阅读
《红楼梦》,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阿Q正传》,鲁迅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王朝女性日记》,(日)紫式部著,郑民钦/林岚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版
《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牡丹亭》
内容介绍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此剧原名《还魂记》,成书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据作者说,其题材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对这部剧的影响*大。
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双全,从师陈*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下。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虽然历尽曲折,但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高水准。它的感人力量,在于其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此剧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的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牡丹亭》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又称为“玉茗堂四梦”。
作者介绍
汤显祖(公元1550年~1616年),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号清远道人。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临川今属江西)。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聪明好学,12岁时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14岁便补了县诸生,21岁中举人。26岁时刊印**部诗集《红泉逸草》。次年刊印诗集《雍藻》。
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起,汤显祖接连4次前往北京参加三年一度的进士考试。后两次因谢绝首相张居正的延揽而落选。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考试失利,他试作传奇《紫箫记》34出,全剧未完。10年后改写为《紫钗记》。张居正逝世的次年,汤显祖34岁时,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万历十九年,他因作**的《论辅臣科臣疏》而被贬广东徐闻任典史。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弃官归隐,传奇《牡丹亭还魂记》在此时完成。万历二十八年,他完成《南柯记》,次年创作《邯郸记》。万历三十四年,汤显祖57岁时,他的《玉茗堂文集》在南京刊行。他在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逝世。五年后,《玉茗堂集》问世。
汤显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戏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它和《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除《紫钗记》写作时代可确考外,其余“三梦”都不易确定写作时间,学术界目前有不同看法。汤显祖以他的《牡丹亭》等剧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的戏曲家。在明代300年的剧坛上,没有一个戏曲家像他那样受到后人的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