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因效应
——不可忽视的**印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柞。”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首因,是指**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印象”。首因效应,也称为**印象作用,或先人为主效应。**印象作用*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耐烦了,便改变主意,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马克,吐温为什么*后会如此气愤,做出不但没有捐钱,反而偷钱的举动?显然是因为牧师演讲的时间太久,以至于让马克。吐温如此厌烦。的确,即使是如何动听感人的演讲,在把事情说清楚之后,还要再三地重复唠叨,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的!
在我们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不难发现许多事情都存在“超限效应”的影子。比如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不用功学习而考试没考好时,父母会在批评过之后,总觉得批评得不够,不足以使孩子改正错误,于是在饭桌上、电视前、亲戚朋友面前等不同的场合重复地批评,这样就有了屡教不改的孩子和不近人情的父母。又比如在夫妻生活中,当妻子不喜欢丈夫某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时,尤其是诸如爱喝酒、不讲卫生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却难以忍受的小问题,没有选择“好好谈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直接劈头盖脸地批评;而当妻子发现丈夫没有完全改掉坏习惯时,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顽固不化的丈夫和喋喋不休的妻子。还比如在职场中,上级领导在批评犯了错误的下属时,有些领导在批评过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可恶至极的上司和敢怒不敢言的下属…���这些生活场景,虽然主角不同,但结局往往是相同的:孩子们、丈夫们、下属们从*开始的内疚不安到不耐烦*后反感讨厌,当他们被“逼急”了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的确,人在受到批评之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衡感,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当受到重复批评时,他的心理失衡感会加重,觉得“怎么老是这样对待我?”被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可见,在对别人进行批评时,要把握好一个“度”。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了,也会产生超限效应。
根据“超限效应”,在批评时,我们要讲究“度”。那么表扬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有一篇**的寓言叫《杰米扬的汤》。里面说到有个非常热情好客的人叫杰米扬,有**,杰米扬亲自下厨烹饪了他*拿手的菜——大盆鲜美的鱼汤,请他的朋友福卡前来品尝。福卡刚开始喝了一些,觉得味道很好,可三碗汤下肚之后,他已经感到喝不下去了,可是杰米扬却还一个劲儿劝他喝,不让他休息,不让他喘气。福卡的脸上虽然已大汗如注,也只能勉强继续喝,并装作喝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把盆子里的汤喝了个精光。
*后,可怜的福卡虽然喜欢喝汤,但这样的喝却与受罪无异。他站起身来,抓起帽子、腰带和手杖,用足全力跑回家去了,从此再也不来杰米扬的家了。在这则寓言中,虽然鱼汤与热情是好东西,但是给予的量过多的话,反而给喝汤者带来沉重的负担,以至于让其产生反感情绪。可见,再好的东西,如果不加节制地强加于人,就会和杰米扬的汤一样令人讨厌。表扬当然也不例外,适当的表扬会使被表扬者心情愉快,然而过多重复的表扬会使其大打折扣甚至变得“廉价”因为听者会觉得你的表扬缺乏诚意或者在有意拔高自己。
3,地位效应
——身份地位对人的影响
曾经有这样一位出版商,他手里的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他很烦恼。有**,他忽然想出了一个非常妙的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觅。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上了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闻之,脑子一转,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又有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购买,书又售尽。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教训,便不做任何答复。出版商却大做广告,“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大发其财。
在心理学中,人们把处于不同地位的人提出的意见、方法而产生不同效应的现象,称之为地位效应。地位高的人所提意见、办法会被多数人认同、赞成并执行,而地位低的人所提意见、办法,哪怕是正确的,或与地位高的人一模一样,也很少会被人认同、赞成,更不会去执行。这种“言由人定、人以位重”的地位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飞机场空勤人员(其中有驾驶员、**员、机枪手)一起讨论解决某个问题,每个成员必须首先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后把全组同意的办法记录下来,发现绝大多数成员同意**员的办法而很少同意机枪手的办法。当**员有正确办法时,群体会****同意;而当机枪手有正确办法时,群体只有40%的人同意。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了地位效应的存在。
有个要卖马的人,一连卖了三天都无人过问,他就去见相马专家伯乐,说:“我要卖一匹马,可一连三天都无人过问。请您无论如何帮助我一下。您只要围着我的马看几圈,走开后回头再看一看,我奉送您**的花费。”伯乐同意了,真的去市场上围着马看了几圈,临走时又回头看了看,伯乐刚一离开,马价立刻暴涨了十倍。
美国有一高校的老师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
中国自南唐李煜起欣赏小脚,以至于此后世代兴起缠足风,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究其原因,也是李后主宠爱的名妃的名人效应——这个名妃用绫子缠足,脚小可人。“上有好之,下必其焉”,于是女人竞相仿效。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地位效应呢?
**,人们一般都会认为,那些地位高的人具有**的经历和丰富的经验,拥有比自己更多的才华,是一个比自己智慧多得多的超人、伟人,因此,对他们就十分信任、崇拜,他们说的话也就被认为是真埋的化身,不再去怀疑是否错误,容易产生名人效应。而地位低微的人,人们常常会把他当作很普通的人,甚至比自己都还不如的人,因此;他们总是低估了他们的能力,对其所说的话也就会半信半疑,甚釜根本就瞧不起。这是人们高估位高者与低估位低者的结果。
第二,位高者往往拥有权力、名气或财富,他们这种高地位,就不得不使人们产生一种遵从感。古人说的“权大气粗、财大气粗、学大气粗”,也说明了“金字塔”尖顶地位的“霸气”,人们不得不仰视,不得不认同的心理倾向。因为,人们为了生活安逸、工作有成、晋升顺利,就不得不信从位高者。否则,就会产生一种不**感、失落感、恐惧感。因此,有时为了逃避因不遵从位高者而带来的不必要麻烦、报复、惩戒,不得不屈从于位高者,因此,有时产生的地位效应也是虚假的。而地位低者我们无所求、无所怕,因此,就会做出如
实的反应,或忽视的反应,从而造成了人微言轻的地位效应。
第三,位高者与位低者的信息持有量与质的不同。位高者处于金字塔组织的*顶端,拥有整个组织的信息总量,这些信息又经智囊团的过滤细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因而,他所言之语自然拥有分量,由于处于高位,人们关注程度就高,加之拍马讨好者的奉承,这种位高之人的话就会被人们所认同、所赞赏。因位低者处于“金字塔”组织的*低层,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有些还是小道消息,再加上思考时间有限,主要精力用于具体工作,因此,所言之语不太会引起重视,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影响很大。事实上,位低者对自己所从事
的工作往往有掷地有声的见解,只是被地位效应所湮没而已。
地位效应会使得我们看不清卑微者,而一味地对“名人”产生盲目的崇拜,交际中,有时候我们应该避开
地位效应对我们的蒙蔽,做到不忽视那些位低者的声音。
4,从众效应
——人云亦云
有一个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传导度。他运用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福尔顿感到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了它,难免会被人视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
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出的结果同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科学家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以后,很快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福尔顿听说后以追悔莫及的心情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福尔顿的所谓“习惯的帽子”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组人请到实验室里做研究,在黑板上画了A、B、C三条线,然后又在旁边画了一条x线。非常明显的是,X线跟B线是一样长的。经过他的设计,这一组的十个被测试者,只有一个是事先什么事都不知道,剩下的九个全是他的实验助理。这时候测验开始了。
实施测验的人说到:“请你们回答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看一看这三条线中哪条跟X线一样长?”其实,只要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会很清楚地看出B线和X线是一样长的。但这个问题一经问出,那九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是A。然而,A明显比X长一大截,但所有人都说A,这时被测试的人就一愣,怎么回事儿啊?于是,他不说话了。这时实施测验的人又说,怎么好像有人没说话呀,我得再问一遍,这条x线跟这三条线中哪条是一样长啊?这个被测试者刚想回答,那九个人又说,A。这个被测试者特别地茫然,不知所措。他说怎么回事儿,难道我错了?
又过了几分钟,实施试验的人又说:“好像还是有人没有回答,我们这个测验是要求所有人都回答。那么,下面请所有人告诉我,到底这三条线哪条线跟x一样长?”这时那九个人又同时说:“A。没错!没错!你看这不是清清楚楚的,我们就觉得X与A是一样长的。”后来实施测验的人问这个不说话的被测试者说:“小伙子,你到底觉得哪两条线一样长啊?”这个人想了想,于是特别坚定地说,“我看出来了,就是A,就是A和X一样长”。
结果显示,在被测试的100个人中,有38%的人会回答A跟X一样长。这是一个有名的心理学测验,叫从众测验。事实是,*后经过考虑,三分之一强的人会屈从于群众的压力,而选择错误的答案。
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少数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常常是舆论——“炒”,人们就容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会跟着“凑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