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临近结束时,记者问邓占才当社团工作与自己的生意有冲突时,如何取舍,邓祐才说:“坦白讲,这个时候,也是我*难抉择的时候,但*终我是会选择社团工作优先安排。因为生意上的事我可以自己灵活安排,但是社团工作涉及与人合作,应该优先考虑,这是礼貌和责任。”当记者问社团工作对他的生意有无影响时,邓祐才说:“影响很大,无法估量。社团活动日程经常排得很紧,有时占去了自己时间的三分之一还多。但自己的原则是,不做则已,做就必须做好,所以,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一来,自己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企业进行大的改革提升以及扩充自己的生意,投资的金融产品经常不及处理而错失良机。”
邓事占才说:“中国那么大,贫富悬殊,我们回报社会有很多方式。坦白讲,我不喜欢像目前这样,在前台做一些比较表面的工作,这也不太适合我的个性。而希望未来的几年内,自己能够逐步过渡,退出前台。在商言商,发挥自己的专长,只有做好自己的生意,才有能力在慈善事业上面发展,用绵薄之力体现自己内心的期望。”
邓事占才常常说:“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创造的财富*终是属于社会的。他很佩服巴菲特、比尔·盖茨、李嘉诚这样的大企业家和大慈善家,自己既羡慕,也向往,更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邓事占才希望将来能多抽些时间,专门来帮助那些贫困失学或者生活困难的群体,以此回馈社会,与众多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缔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继续实践自己回报家乡、报效祖国的愿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邓祐才先生是皮革制鞋业界的知名人士,其成长以及成功之路,也正好印证了先贤这一充满哲理的名言。 2008年,对中国入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是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二是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周年。30年来,中国制鞋业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取得了突��猛进的发展,尤其是1998年至2008年,中国制鞋业走过了*辉煌的10年,在全球独领风骚。中国鞋业界涌现了一大批实力强劲的企业和行业领军人物,他们为中国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外鞋讯》杂志将创刊10年来采访报道过的鞋业杰出企业家的创业事迹汇编结集成《足行天下——中国鞋业精英创富传奇》一书,致力于展示中国制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以及中国制鞋业企业家成功创富的轨迹,为国内外同行和读者了解中国制鞋业发展历程提供历史的见证和借鉴的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鞋业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几年,全国鞋产品年产量和出口量都稳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鞋类年产量已突破100亿双,占世界年产量的七成多。鞋类出口不断扩大,到2007年全国鞋类出口已达85亿双。中国已成为全球鞋类*大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与此同时,我国鞋类内销约占全球鞋类消费的25%(美国次之,欧洲居第三位),成为全球*大的鞋类消费市场,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今后中国鞋类产品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比例还会继续上升。
中国制鞋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中国鞋业广大企业家的拼搏和奋斗。《足行天下》一书用人物传记的手法记录了中国两岸三地鞋业精英们奋发蹈厉、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同时也是中国制鞋业30年波澜壮阔发展历程的缩影。翻开本书,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开始跳进我们的视野:如双星的汪海,代表着*早一批的企业家,他带领双星,走出了国企闯荡市场的一条路;百丽鞋业的邓耀,从贴牌加工开始起步,带领百丽鞋业成为扬名中外的国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