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的稳定性、多元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企业应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确立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使财务管理目标真正地发挥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统驭作用。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利润*大化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收入抵减全部费用后的差额。利润*大化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越多。因此,企业经营者应竭尽所能,使企业的利润达到*大。以追逐利润*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主要原因:一是人类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这个价值指标来衡量;二是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总是流向获利水平高的企业,获利能力是资本市场评价企业的重要依据;三是只有每个企业都*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才能达到*优,社会财富才能实现*大化,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以利润*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存在如下缺点:(1)利润的确认与计量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将不同时点的价值量等量齐观,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2)利润是一个**数指标,不能揭示产出与资本投入的关系,从而不利于横向比较与评价。(3)利润*大化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企业可能忽视高风险而盲目追求收益。(4)利润本身是一个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指标,利润*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即只顾实现目前的*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资本利润率或每股收益*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利润额与资本额的比率,每股收益也称每股盈余,是利润额与普通股股数的对比数,这里的利润额是指税后净利润。这两个指标的特点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规模企业的不同期间之间进行比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但是,以此作为财务目标也存在缺陷:(1)两个指标仍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对企业而言,要提高资本利润率或每股收益,*简单的方法是利用负债经营,减少资本或股本数额,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财务风险或者说偿债风险加大。(2)这两个指标也没有考虑资金时间��值,也就是没有考虑投入资本所获利润的时间性和持续性。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知识更新日趋频繁,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8%迅速增长到2004年的19%,已经进入到大众化的发展阶段,这其中高等继续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等继续教育作为“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实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规模已占全国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以及新兴产业部门的建立,各种岗位上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需要通过边工作边学习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可见,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既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国的高等继续教育要抓住机遇发展,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涉及多方面的工作,但抓好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环节。众所周知,高等继续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已经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这就决定了高等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要求的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