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从低处做起,凭实干立身职场
别让眼高手低害了你
从前,有一位富人到别人家做客,看到主人家的三层楼房宽敞明亮,富丽堂皇,心里非常羡慕。富人就想:如果自己也能有那样一栋楼,该有多好啊!他立即找来一帮工匠,吩咐他们给自己造一栋那样漂亮的楼房。
于是,工匠们开始忙碌起来,打地基,运砖瓦,伐树木。刚开始砌**层时,富人瞧见了,忙跑过来说:“不!不!不要下面两层,我只要第三层!”
许多人都嘲笑这个富人,不盖**层,怎么盖第三层!莫非想盖空中楼阁?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都是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然而,现实中像这个富人的人却大有人在。很多人都渴望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种雄心壮志,无疑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一遇到具体的事务,他们却感到不屑一顾,一心只是想着做大事。
当每一名新员工刚刚进人华为公司的时候,华为的《致新员工书》就向他表明了公司是多么重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您想做专家吗?一律从工人做起,进人公司一周以后,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在公司外取得的地位均已消失,一切凭实际才干定位。您需要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工作中打好基础、展示才干。公司永远不会提拔一个没有基层经验的人来做**领导工作。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一个环节、每一级台阶对您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义。”
员工刚到一个单位,总是要从*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在慢慢适应的过程中了解并熟悉整个工作环节的流程。因为一个人刚开始工作,缺乏实践经验,还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自然不会被委以重任,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何况,有些工作的工作内容和流程筹备期比较长,工作内容也比较繁杂琐碎,可只有经历过这个过程,员工才有可能做更重要的工作。
李洪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应聘到某公司任销售部经理。刚上班,公司就安排他做销售代表去站柜台,一开始,李洪对这种安排十分不情愿。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逐渐认识到公司对自己的良苦用心,自己对这个行业还不熟悉,只有从基层工作学起,才可能面了解公司,熟悉业务的整个流程。
三个月以后,他正式负责销售部门的全面业务。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基层工作经验,带领团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一年后,他又被提升为业务副经理。
在谈起这段往事时,他颇有感慨地说:“刚开始工作,心里的确是有很多怨言,但是,我后来明白了,这是公司在锻炼我。于是就坚持了下来,认认真真地从基层干起,*终赢得了公司的信任。”
要学会放低姿态,从底层开始努力,根据职业市场的要求不断发展自己,更新知识和技能,使自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在职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一进单位就给你一个中层位置,那十有八九是干不好的,因为你根本就��了解工作的流程,没有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时间去熟悉、去适应。
基层是*容易积累工作经验的地方,也是*容易锻炼人的地方。基层的工作给了你一个熟悉业务、掌握业务的过程,是一个经验积累的平台。从基层做起,可以锻炼你的适应能力,熟悉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业务流程,从而更好地磨练自己。
没有根基的大厦,很快就会倒塌;没有踏实的工作,成功永远只能是空想。我们如果想在未来走得更远、更好,首先要脚踏实地,把基础打牢。我们应该去掉浮躁,把心放稳,正视现实,降低期望,应该关注工作本身,关注能够在工作中学到什么、能够有怎样的发展。无论多么不起眼的工作,只要你真正地重视它,那么你终究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凡是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是踏踏实实地从简单的工作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他们通过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找到自我发展的平衡点和支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蓄力量,逐步迈进成功的大门。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但纵使再宏伟的建筑也要从地基开始。本田的总裁能从小小的推销员做起,大企业当年也是从小平房起步。脚踏实地才能成就非凡事业,眼高手低只会让自己游走于困惑与茫然的边缘。
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
职场中,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基础的工作做起,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积累雄厚的实力。然而,有的员工却觉得从基层做起很丢面子,认为凭自己的条件做那些工作是大材小用,总想一步登天,恨不得马上成为和李嘉诚一样的成功人士。
有记者在采访李嘉诚时,问道:“您的企业在选拔、使用年轻人的时侯,掌握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人您喜欢用?什么样的人您不敢用?”
李嘉诚语**长地回答:“不脚踏实地的人,是一定要当心的。假如一个年轻人不脚踏实地,我们使用他时就会非常小心。我看人并不保守,但我认为,一个根基不好的人,不脚踏实地,信用就有问题,你无论如何有才能,这都是第二位的。”
台湾许多公司也很讲务实,新进员工都必须从基层干起,首先就是被派去生产线进行为期半年的锻炼。公司认为,让员工吃点苦是正常的。
台塑集团每年要招500名新员工,每一个新员工,从**天起就要接受严格的训练。不管学历高低都从基层做起,首先被分配到各下属公司做操作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目的是让新员工接受业的一整套经营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员工*初在生产线上的工作是很艰苦的,组长每天对员工大呼小叫,还经常告员工的状,几乎让人无法忍受。但是,在这里员工能学到很多东西,只要不怕苦,捱过几年后,个人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薪酬待遇也会涨得飞快。
世界上从来没有不需要任何付出的工作,也没有任何唾手可得的收获。工作需要你付出体力、智慧和时间。只有乐意主动吃苦,锻炼自己,你才有可能得到你应得的利益。你的吃苦耐劳带给企业的是业绩的提升和利润的增长,带给你的是宝贵的知识、技能、经验的累积和成长发展的机会,当然,随着机会到来的还有财富。
杨健是一家大型纸业集团的董事长,过去十余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使原来规模不大的厂子发展到现在的上市公司。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他深有感触地谈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刚上班时,首先是一个月的车间实习。公司从原材料、制浆、生产再到出厂,所有的生产流程共有24个车间,我被安排到其中9个**车间实习。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公司情况,熟悉设备和工艺流程,与职工交流沟通,参加体力劳动,经受酷暑和体力劳动考验以磨炼意志。我豪情万丈的开始了实习,因为我觉得我需要这样的锻炼和考验,这样才能打响我在公司的**枪,才是给公司一个**的**印象。
我在车间开始一丝不苟工作的同时,观察了解工艺流程掌握原理,与职工聊天拉近距离到后来动手搬运,打浆,推车,打件,抄纸。我实习的车间温度高达50摄氏度,每天早上进车间不到5分钟,衣服便能被汗水浸透,**要换四次衣服。但是我觉得这一个月过得非常充实,现在想起来也有意义,并使人难以忘怀。我当时,包括后来也一直为这个安排叫好,刚毕业的学生是应该经受一番考验的。”
阿里巴巴**执行官马云曾经有过一番精辟的论断:“所有的MBA进入我们公司以后,都要先从销售做起,六个月之后还能留下来,我们团队就欢迎你。因为,我想给他们多点时间进行历练,沉得低才能跳得更高。”
不论是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或是意图在新单位大展身手的老将,都有可能遇到新的矛盾和挑战,甚至会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
能拥有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得到切实的历练,比拥有一个看似显赫的头衔更重要。不要觉得自己的同学是经理了,是CEO了,就觉得自己的职业发展出现了问题。如果一直沉溺于这些虚幻的东西,而没有培养起自己真正的工作能力,那才是*失策的。
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世外桃源”,任何工作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也都有不尽如意的地方。作为一个有责任、有理性的人,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知难而退,不战而逃。
只有在现有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去做,不断地去解决问题,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工作能力,从而迎来更加美好的职业前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相反,那些对琐事不屑一顾、处理问题时消极懈怠的人,鲜有成功者。这类人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成功对于他们而言,就是等待天上掉馅饼的机会。
用行动证明你自己
有的人刚进入一家单位,还没有做出什么业绩,就提出很多不切合实际的待遇方面的要求。尽管我们工作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升职与加薪,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能力越高,受重视程度越高,他在公司的地位就越高,拿到的薪水自然也越高。也正因如此,许多人将升职与加薪作为自我实现的一种证明。
其实,对于任何事物,不是我们想到就能得到。在想到和得到之间,我们还要做到。那么,在你想得到更好的待遇和报酬之前,你是否应该先问问自己:我凭什么要求这些?
一位计算机博士毕业后找工作,他自以为才华横溢,所以,*初谋职的目标都是一些高职位,应聘了好多单位,一直都没有如愿。后来,他认识到,自己应该务实一些,于是,就以自己的本科文凭应聘到一家公司任程序输入员。虽说这个职位对于一名计算机博士来讲,简直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但他还是干得—丝不苟。
没过多久,老板就发现这个员工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因为他能看出程序中别人不易察觉的错误。这时候,他亮出了硕士证,老板随即给他调换了更高—级的职位。
又工作了一段时间,老板还是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他几乎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题。在老板的一再盘问下,他才说出了自己其实是计算机博士的真相。这次,没有等他出示自己的博士证,第二天一上班,老板就宣布了他的新职位——公司副总裁。
进入公司通常要从*底层干起,每个人必须要对工作保持足够的耐心。在工作中,我们应该首先积累自己的实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才能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得比别人更专注、更正确、更**,才有可能在未来走上重要的工作岗位。只有经历过*基础岗位的锻炼,才能胜任高职位的考验。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从洗碗的孩子到全球麦当劳总裁”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每个人可能多少会有所启发。
麦当劳是誉满全球的快餐店,麦当劳的成功,与其正确的用人观念是分不开的。麦当劳要求所有的员工从零开始,从炸薯条、做汉堡包、收款、烤生排等等这些*基础的工作做起,另外,还要做清洁工作,以及服务顾客,这些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积累管理经验。麦当劳不要求员工长得是否漂亮,只要求他工作勤奋负责、待人热情,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1976年,15岁的贝尔家境贫困,于是,就到麦当劳做了一名临时工。贝尔的第—份工作是打扫厕所,虽说这活儿又脏又累,他却干得踏踏实实。贝尔常常是扫完厕所,接着就擦地板;地板干净了,又去帮着翻翻烘烤中的汉堡包。他的工作很快得到了店长的赏识。
后来,他参加了麦当劳的员工职业培训,并且不断被选派到外地学习。经过几年的锻炼,他全面掌握了麦当劳的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19岁那年,贝尔被任命为澳大利亚*年轻的麦当劳店面经理。店面经理的职位给贝尔提供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他的不断努力,1980年,他被派驻欧洲,主管那里的业务,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从此,他成了麦当劳的一颗新星,被调到麦当劳美国总部,并先后担任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欧洲地区总裁及麦当劳芝加哥总部负责人。2004年,贝尔被任命为麦当劳(全球)董事长兼执行官,成为**位非美国人的麦当劳公司***,而且也是麦当劳*年轻的CEO(**执行官)。
平步青云的贝尔无论在澳大利亚,还是在欧亚或美国,都用心研究业务和顾客消费规律。他深知,中午和傍晚马路上车*多的时候,便是顾客*需要麦当劳的时候。每到这时,他都要和员工们一道亲自站台服务,接待顾客。有人说,贝尔是近年来餐饮业中惟一亲自站柜台的董事长。
大多数企业家通常都是从*基层做起的,都有过一番吃苦、受累的磨难历程。这样,在他们成为主管后,就会懂得基层的重要,懂得基层需要做什么和怎样做,更懂得怎样去管理基层工作。
作为一名员工,应该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多做一些实际的工作。无论你有多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无论你有多么成熟的计划和方案,只有落到实处,才是*基本的。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脚踏实地地努力,勤勤恳恳地学习,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了,工作才会有结果。
真正的前途只是从踏入单位这一刻开始,而不是从这一刻定型。薪金总是能慢慢增长的,毕竟它是随着经验和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增加的,而发展对于每个人是****的,时间是不可逆的,机遇也是时不我待的。仅有理想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行动,你将永远停留在起点上。尽管行动并不一定会马上带来理想的结果,但是不行动则一定不会带来任何理想的结果。
多一份历练,多一份财富
一块普普通通的铁,只有在熊熊的烈火中经过高温的冶炼,然后再经受反复用力的锤打,才能锻造成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虽历经千年,依然锋利如初。做人也同样如此,只有经过一番艰辛的历练,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终取得不凡的成就。
成功人士的辉煌成就为许多人所津津乐道,殊不知,他们成功的背后,有着许多我们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难经历:
世界酒店业的霸主——希尔顿*初只是个小旅馆的杂役,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给客人喂马,到火车站接客人;
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一度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偶像,可她大学毕业后的**份工作却是在酒店洗厕所;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做过推销员,挨门逐户推销过塑料制品;
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当过米铺杂工,每天给客户送米上门;
香港亿万富翁霍英东曾做过轮船上的铲煤工;
电影**成龙初入道时,只是个给别人提鞋子、跑龙套的小伙计;
许多老板正是靠吃苦耐劳的精神才闯出一番事业的,他真正懂得磨炼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所以,在他当上老板之后,自然会要求他的员工要有吃苦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