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漂流屋
一 童年的色彩
我想过这样的生活——
种一棵花,它的花朵是蓝色的,很小很小,每天开一朵。
养一条虫,它的身体是圆形的,经常打滚,每天变色,用黄色表示心情愉快,用白色表示一片茫然,什么也不想,用红色表示激动,用黑色表示愤怒。
住一间房,它的四周是水,水边有粉红的蔷薇花,屋后是竹林,竹笋从床底下冒出来。
养一只鸭,每天下一个蛋。它常常忘记自己把蛋下在了哪里,当我散步的时候,在河边的乱砖里忽然捡到了这个蛋。
和一条狗做朋友,每天清晨狗陪伴我走过上学的路,傍晚,狗玩累了,乖乖地等在我放学的路上,我们一起回家。
读一本书,书里住着一只小蚂蚁。
这不是童话,这是真的!
童年的我就过着这样的生活。除了那只圆形打滚的西瓜虫不会变色,其他的,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精彩生活。
有一些味道,仿佛依然存在:雨中的泥地呲呲作响,散发着蚯蚓的气味;阳光下油菜花黄澄澄一片,散发着油油的香味;麦地里麦秆堆成垛,散发着青涩的气味;河蚌壳放在青砖上磨,散发出一股难以言说的珍珠气味……
有一些声音,依然清晰:外婆用太仓方言讲述狼外婆、白蛇的故事;妈妈则在煤油灯下用太仓方言朗读蒲松岭的《聊斋志异》、雨果的《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这些书是舅舅一字一字抄下来的。妈妈和外婆讲述的声音不同于生活中的对话,她们在讲述之前的神情就意味着一种神秘的游戏即将开始,仿佛她们自己就是从故事中来,她们和故事里的人是熟识的,我每天都希望听到那些关于贫困、**、慷慨、仁慈、宽容、智慧的故事,这种倾听,在日后演变成我对于文学的兴趣。
……